[发明专利]一种高分散负载型钴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1436.9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5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75 | 分类号: | B01J23/75;F23G7/0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蓝霞 |
地址: | 22405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散 负载 型钴基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工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散负载型钴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包括钴和多孔材料,其中,所述多孔材料为载体,所述钴为配体,所述钴负载于多孔材料上,其中,多孔材料为SiO2、TiO2、Al2O3、ZrO2或分子筛材料。制备步骤如下:(1)首先,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多孔材料负载的钴盐,并将其干燥;(2)将干燥后的样品与一定量的2‑甲基咪唑混合、研磨,再进行干燥;(3)将干燥后的样品先后经过惰性气氛和空气进行焙烧,获得高分散负载型氧化钴催化剂。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高分散性、制备方法可重复、所需溶剂量小、可拓展、适合工业化规模放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散负载型钴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负载型催化剂作为多相催化的核心,广泛应用于石油、煤化工及精细化工领域。另外,在环境净化领域也有着不可或缺的贡献。对于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浸渍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等。考虑到催化剂的载体易获得,浸渍法通常作为工业中最为广泛的制备催化剂的方法之一。众所周知,催化剂的性能与催化剂的结构、尺寸等参数紧密相关。一般,小尺寸颗粒的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然而,采用浸渍法制备的负载型催化剂表现出尺寸分布宽、团聚/烧结严重的现象。当前,许多策略用于改进这一制备方法,比如通过调控催化剂的前驱体种类、控制焙烧条件、或者采用对载体的预修饰等,可以有效的控制催化剂的颗粒尺寸。但是,当催化剂的负载量大于20%的情况,这些方法也变得相当困难。因此,制备高负载量高分散的负载型催化剂仍然具有挑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分散负载型钴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引入金属有机骨架配体结构,并将其碳化作为牺牲模板,有效地控制小颗粒的聚集/烧结,制备出高分散高负载量的负载型催化剂。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分散负载型钴基催化剂,包括钴和多孔材料,其中,所述多孔材料为载体,所述钴为配体,所述钴负载于多孔材料上,其中,多孔材料为SiO2、TiO2、Al2O3、ZrO2或分子筛材料。
优选地,所述钴的负载量为SiO2载体质量的30~50%。
一种高分散负载型钴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硝酸钴作为金属盐前驱体溶解于水中,采用等体积浸渍方法,加入多孔材料作为载体,室温下静置6-24 h,干燥后获得负载钴盐的样品;
(2)将步骤(1)中获得的负载钴盐的样品与2-甲基咪唑充分混合并研磨5-10 min,经干燥后获得多孔材料负载的金属钴有机框架材料;
(3)将步骤(2)中获得的多孔材料负载的金属钴有机框架材料先后置于惰性气氛、空气中进行焙烧,即得高分散负载型钴基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2-甲基咪唑和硝酸钴的质量比2~20:1。
优选地,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的干燥温度为60~100 °C,干燥时间6~24 h。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流速为20~60 mL/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焙烧温度为500~700 °C,焙烧时间为2~6 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14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