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拆卸的出渣通道及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1491.8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3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奚邦凤;陶志红;杨天东;徐永伟;孙通;罗军;邱军艳;彭欢;杨宏正;曲瑞敏;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10 | 分类号: | E04F17/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拆卸 通道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的便于拆卸的出渣通道,包括布置在上下层楼板的出渣洞口,出渣洞口外周均匀布置套筒,上、下层楼板的套筒之间安装出渣通道组合件,出渣通道组合件由若干节出渣通道组单元连接组成,每个出渣通道组单元包括直棱柱框架和铺装在直棱柱框架侧面的面板,所述直棱柱框架由钢管立柱、木方横梁、面板组成。出渣通道组合件下端的钢管立柱与下层楼板的套筒通过调节丝杠衔接调整高度。本发明降低加固或改造工程中建筑垃圾的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建筑垃圾的安全性。安装方法包括固定套筒,立设钢管支柱,安装木方横梁和面板,再拼接各节出渣通道组单元,将出渣通道组合件安装在调节丝杠上,并顶升,最后密封和安装门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固改造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出渣通道,还涉及出渣通道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出渣通道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大批工业、民用建筑已进入超龄期;前些时期的新建工程又由于设计规范偏低、施工和管理问题,造成工程质量不尽理想,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外加我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地震、水灾、火灾等都对建筑物造成极大损害,使混凝土结构面临更严酷的环境。建筑结构加固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占比越来越重。然而建筑楼层加固改造工程极易产生极多的建筑垃圾,出渣效率往往影响着工程整体进程。传统出渣施工方法采用人工归堆后运用垂直运输设备进行下楼处理或者直接从楼层预留洞口进行倾倒,扬尘大且极易产生重大安全隐患。且因加固改造工程受施工环境制约较多,可运用的垂直运输设备有限,故建筑垃圾下楼运输成本较高并易受垂直运输设备效率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加固或改造工程中建筑垃圾的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建筑垃圾的安全性,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出渣通道,用于各改造楼层施工全周期建筑垃圾安全文明、快速的下楼。它还可以解决加固改造工程常见的建筑垃圾下楼产生的扬尘控制,提高出渣通道构建的施工效率低,降低采用传统运输工具运输建筑垃圾的安全隐患,提高该工程处理建筑垃圾的效率。本发明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简便的出渣通道的安装方法,是出渣通道容易安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出渣通道的安装方法,其步骤如下:
S1.在楼层的上、下层楼板上分别开设共轴线的出渣洞口;
S2.在上层楼板的出渣洞口下侧外周均匀安装至少3个套筒,确定各套筒在下层楼板的出渣洞口外周的正投影位置,在该正投影位置上安装套筒;
S3.在下层楼板的套筒中套入调节丝杠;
S4.按S2中任一层出渣洞口外的各套筒的中轴线位置,布设若干根互相平行的钢管立柱,将木方横梁两端连接固定在相邻的钢管立柱之间,形成直棱柱框架;
S5.在所述直棱柱框架的每一个侧面上铺装面板,形成出渣通道单元;
S6.所述出渣通道单元通过在两端或任一端的钢管立柱中插入钢芯与其他出渣通道单元可拆卸连接,形成出渣通道组合件;
S7.出渣通道组合件底端的钢管立柱套于步骤S3中的调节丝杠上,驱动调节丝杠旋转,使调节丝杠托举所述渣通道组合件上移,直至所述渣通道组合件上端的各钢管立柱套入步骤S2中上层楼板的各套筒内;
S8.在出渣通道组合件底端安装可开关的门扇。
进一步地,步骤S8后还包括在相邻出渣通道单元的连接处外周固定斜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14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顶风道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层建筑垃圾固液分离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