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内组织游离室及组织液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1543.1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5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媛媛;方剑乔;邵晓梅;梁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33200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应孔月<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工程室 气囊 导管固定器 血细胞 传统气囊 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 收集装置 体内组织 收集器 组织液 体液 体型 刺破 游离 科研机构 皮肤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内组织游离室及组织液收集装置,包括组织工程室主体、导管固定器、收集器,气囊。其中组织工程室主体和气囊根据实验动物的体型选择不同的长度的规格。本专利操作简便,避免了传统气囊收集体液时需反复刺破皮肤、造成血细胞污染的缺点,适用于各科研机构进行相关动物实验时使用,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实验动物的在体组织游离室及组织液收集装置,能够埋植于皮下用于收集组织液。
背景技术
在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领域中,研究致炎因子对在体诱发炎症,以及药物和疗法的局部炎症的治疗作用,寻找能有效干预局部炎症的靶向疗法,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尝试通过建立局部炎症模型,以动态实时观察局部炎症的发展变化。传统的气囊局部炎症模型通过皮下注射空气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构成一个中空的囊性空腔,这种方法虽可以有效模拟炎症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的病理学特点,但由于其实一个完全封闭的中空结构,外层包裹以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血管和上皮细胞等实质细胞,当刺破气囊外壁抽取渗出液时,必将引起小血管破裂出血,使渗出液中混入大量的血细胞,导致对渗出液的分析结果出现偏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空气注射形成封闭空腔性气囊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生物钝性材料的组织游离腔,以实现动态观察慢性局部炎症中炎症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变化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体内组织游离室,包括游离腔,以及与游离腔连接的长管和短管。所述游离腔由聚己内酯构成,腔壁均匀分布有孔径为10微米的孔。长管和短管均由硅胶构成。所述长管末端位于游离腔外部,前端从游离腔底面插入游离腔,并延伸到游离腔顶部;所述短管末端位于游离腔外部,前端插入游离腔,前端头部与游离腔底面平齐;长管和短管暴露于游离腔外的长度相同。
一种组织液收集装置,包括体内组织游离室,还包括杯状的导管固定器,所述长管和短管的末端均从杯状固定器的底部插入杯状固定器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设置在长管和短管末端的两个密封夹。
进一步地,还包括气囊和收集器,所述气囊和收集器的容积与游离腔的容积相同;所述气囊与长管末端相连,收集器与短管末端相连。
本发明的设计,可有效建立慢性局部炎症病灶,便于动态观察炎性病灶渗出液的动态变化。本发明操作简单便利,可反复抽取组织液,且能确保渗出液不被血液污染,操作精确度高,适用于各医学院校及研究进行相关研究时使用,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囊和收集器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用于实验动物的在体组织游离室,能够埋植于皮下用于收集组织液。包括游离腔1,以及与游离腔1连接的长管2和短管3。所述游离腔1由聚己内酯构成,有利于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腔性气囊,腔壁均匀分布有孔径为10微米的孔,有利于周围组织分泌的组织液渗入到游离腔内。长管2和短管3均由硅胶构成。所述长管2末端位于游离腔1外部,前端从游离腔1底面插入游离腔1,并延伸到游离腔1顶部;所述短管3末端位于游离腔1外部,前端插入游离腔1,前端头部与游离腔1底面平齐;长管2用于连接气囊,泵入消毒空气;短管用于连接收集器,收集组织液。这种长短设计有利于促使组织液通过底部的短管进入收集器;长管2和短管3暴露于游离腔1外的长度相同。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组织液收集装置,包括上述体内组织游离室,还包括杯状的导管固定器6,所述长管2和短管3的末端均从杯状固定器6的底部插入。杯状固定器6固定于实验动物体外;
为了防止游离腔内的组织液自行流出,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分别设置在长管2和短管3末端的两个密封夹,用于对长管2和短管3的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1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超声灰阶比值的病变诊断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过敏原点刺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