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骨料透水铺装结构及铺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2281.0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9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少剑;周红波;何强;刘文才;李岩凌;杨智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7/14;C04B28/04;C04B38/00;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11004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旦帅男;王灵灵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 透水基层 再生砖 重量份 骨料 连续粒级 再生骨料 上面层 下面层 城市生态环境 透水混凝土 铺装结构 雨水渗透 厚度比 孔隙率 土工布 颜色层 粘结剂 混料 粒级 碾压 铺装 压碎 地基 地下水 雨水 水泥 土壤 城区 制作 | ||
一种再生骨料透水铺装结构及铺装方法,包括自下而上顺次设于地基上的土工布、透水基层、透水下面层、透水上面层和颜色层,透水基层、透水下面层和透水上面层的厚度比为6~10:2~3:1~2;透水基层由0~10重量份的水泥、0~3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用粘结剂、87~100重量份的5~31.5mm连续粒级再生砖混骨料和10~15重量份的水通过碾压制作而成,透水基层的再生砖混料为5~31.5mm连续粒级再生骨料,所述再生砖混骨料的压碎值不大于30%,再生砖混骨料中小于5mm粒级的骨料占比不大于10%,杂质含量占比不大于0.02%。本发明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现性,可增加地面的孔隙率及雨水渗透率,入渗土壤的雨水,不仅可涵养地下水,还可减轻城区雨洪负荷,明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环保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再生骨料透水铺装结构及铺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垃圾生产量持续增加,占城市垃圾的30%~40%,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长期以来,因缺乏统一完善的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缺乏科学有效、经济可行的处置技术,建筑垃圾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市郊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存量建筑垃圾已达到200多亿吨。我国建筑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建筑垃圾资源化推进严重滞后,目前资源化利用率不足5%,远远低于欧盟(90%)、日本(97%)和韩国(97%)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事关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已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资源化利用存在两方面的困境:①我国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率偏低,建筑垃圾的处置处于简单化、无序化的状态。一方面一些城市缺乏长远规划,建筑业中的设计、施工与拆除行为仍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直接造成大量的建筑垃圾的产生。另一方面未对产生的建筑垃圾未实施分类回收和消纳管理,建筑垃圾被随意处置或简单填埋,占地又污染,且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②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在市场条件下难以自发形成产业链,有处置能力的建筑垃圾再生企业却因缺乏建筑垃圾原材料,面临着无材料来源的生存窘境。我国政府并未对生产者规定强制回收建筑废弃物的义务,建筑垃圾生产者往往将建筑垃圾填埋或倾倒,使建筑垃圾处理企业缺乏生产原材料,导致较多建筑垃圾回收企业处于停产或者亏损状态。
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之所以步履维艰,既受经济政策的影响,又受技术条件的制约,然而这两方面对我国建筑垃圾利用的阻碍相对较小,而真正制约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最大瓶颈在于我国法律制度的缺失和不足。建筑废物的资源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生、运输、处理和再利用的各个层面,既需要积极的企业行为和市场运作,又需要政府部门管理的协调统一,若没有法律制度予以保障,则无法对市场和政府行为形成良好的制度约束。其次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目前,我国对建筑废弃物的管理实行的是分级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然而这样的分工存在主管部门不明确、联动协调机制不完善、易造成职能错位等问题。
近年,为解决内涝、地下水位下降和热岛等现代“城市病”,国家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战略。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品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透水性能和装饰性,成为海绵城市道路建设的主体材料。现有技术中,透水混凝土制品主要由透水基层和装饰面层复合组成,透水基层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与常规砂石骨料配制而成,装饰面层则一般需要以白水泥为胶凝材料、常规建筑用砂为骨料、并辅以各种颜色工业颜料以达到装饰效果。也有技术利用天然彩砂为骨料代替常规建筑用砂,天然彩色砂为天然受保护资源,采集会破坏环境。另外,天然彩砂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骨料透水铺装结构及铺装方法,要解决现有技术天然骨料保水性能差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技术工程造价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骨料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顺次设于地基上的土工布、透水基层、透水下面层、透水上面层和颜色层,所述透水基层、透水下面层、透水上面层的厚度比为6~10:2~3: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2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阶上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路面透水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