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植入圆窗激振式人工中耳作动器的手术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2420.X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8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后广;王贺贺;郝敬宾;杨雅涵;杨建华;刘送永;江红祥;王思扬;张雨蒙;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29 | 分类号: | A61B17/29;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晏荣府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植入 圆窗激振式 人工 中耳 作动器 手术器械 | ||
1.一种用于植入圆窗激振式人工中耳作动器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纵装置(100)、管状元件(90)、驱动杆(80)、可旋转支架(200)和执行装置(300,400);
所述操纵装置(100)包括握柄(110,160)、钳夹促动器(120,170)、锁紧滑块(130)和钳夹调节旋钮(140);所述锁紧滑块(130)置于握柄(110,160)的内部,并与握柄(110,160)成移动副相连接;所述钳夹促动器(120,170)固定于握柄(110,160)内部,并能够绕其转动中心进行旋转;所述钳夹促动器(120,170)置于握柄(110,160)内部的一端与锁紧滑块(130)相配合,通过握紧钳夹促动器(120,170)能够驱动滑块(130)移动;所述钳夹调节旋钮(140)为设于握柄(110,160)外部侧面的可旋转构件;
所述管状元件(90)为一个细长的空心管件,所述管状元件(90)的后端与操纵装置(100)相螺接;所述可旋转支架(200)和执行装置(300,400)分别螺接于管状元件(90)前端的外、内两侧;
所述驱动杆(80)置于管状元件(90)的内部,并与管状元件(90)成移动副相接触,所述驱动杆(80)自管状元件(90)的两端伸出,其后端固定于操纵装置(100)的内部,其前端与执行装置(300,400)铰接,
所述可旋转支架(200)能够调整其位于管状元件(90)上的轴向位置,所述可旋转支架(200)同时能够对其支撑角度进行任意角度的调节,
所述执行装置(300,400)夹持作动器(60),并通过操纵装置(100)和驱动杆(80)的配合调节作动器(60)的轴向位移;所述执行装置(300,400)通过钢丝绳(70)与钳夹调节旋钮(140)相连接,所述钢丝绳(70)约束于管状元件(90)的外侧,通过旋转钳夹调节旋钮(140)能够调节执行装置(300,400)的张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植入圆窗激振式人工中耳作动器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110,160)为大小和形状适合于用手握持的空心壳体,其内部设有导轨(112)和固定轴(111,161);所述锁紧滑块(130)中间位置为圆柱体,在圆柱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同等厚度的方体,所述方体与导轨(112)相配合且成移动副相接触,且能够限制锁紧滑块(130)的周向转动,所述锁紧滑块(130)沿导轨(112)滑动;所述锁紧滑块(130)的中心位置设有与驱动杆(80)匹配的圆形通孔,所述锁紧滑块(130)的一侧设有一个锁紧螺钉(131),所述驱动杆(80)后端穿过锁紧滑块(130)的中心位置的圆形通孔,并在外部通过螺钉调节孔(113)调节锁紧螺钉(131)对驱动杆(80)进行固定,所述锁紧螺钉(131)不会影响锁紧滑块(130)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植入圆窗激振式人工中耳作动器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夹促动器(120,170)上部呈垂直位置分别设有方形通孔(122),所述方形通孔(122)分别与驱动杆(80)和锁紧滑块(130)相匹配,所述钳夹促动器(120,170)与握柄(110,160)上的固定轴(111,161)通过转动副相连接,所述钳夹促动器(120,170)上设有弹性体(121),该弹性体(121)能使钳夹促动器(120,170)保持在固定位置,当钳夹促动器(120,170)握紧时能驱动锁紧滑块(130)沿导轨(112)滑动,当钳夹促动器(120,170)的握紧力撤销后,弹性体(121)为钳夹促动器(120,170)提供恢复力,使钳夹促动器(120,170)和锁紧滑块(130)恢复原位;所述方形通孔(122)不会干涉锁紧滑块(130)和驱动杆(80)相对于对钳夹促动器(120,170)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植入圆窗激振式人工中耳作动器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元件(90)的外侧设有多个定位圈(91)以通过并约束钢丝绳(70)的位置,所述管状元件(90)后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管状元件(90)的前端分别设有内、外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未经徐州市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24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