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壳型铝掺杂铁酸铋/二氧化硅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2484.X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1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曾一明;白培加;韩娇;李明伟;李宇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贵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6;C04B35/628;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11465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徐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体 制备 原硅酸四乙酯 复合陶瓷 固相法制备 乙醇分散液 反应操作 核壳结构 碱性条件 介电损耗 剩余极化 烧结 复合材料 包覆层 掺杂的 电陶瓷 复合铁 核壳型 包覆 壳层 水解 压制 升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的BiFe1‑xAlxO3@SiO2复合铁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其核是Al掺杂的BiFeO3颗粒,核外是以SiO2为包覆层的壳层。通过固相法制备BiFe1‑xAlxO3(0≤x≤0.03)粉体,并在BiFe1‑xAlxO3粉体的乙醇分散液中加入原硅酸四乙酯,于碱性条件下使得原硅酸四乙酯水解,反应得到核壳型BiFe1‑xAlxO3@SiO2复合材料,将粉体压制,烧结获得BiFe1‑xAlxO3@SiO2的复合陶瓷;本发明中制备反应操作简单,条件易控,制备温度低,包覆后的BiFe1‑xAlxO3@SiO2复合陶瓷漏电流密度下降了一个数量级、介电损耗减少、剩余极化值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技术领域,属于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应用方面,更具体的说是涉及核壳型铝掺杂铁酸铋/二氧化硅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铁材料(Multiferroics)是指同时存在多种铁性(铁电性、铁磁性、铁弹性)有序,并且能够通过铁磁性与铁电性的相互作用产生磁电耦合效应(MagnetoelectricEffects,ME)的材料。
磁电耦合效应决定了多铁材料能在磁矩与电极化之间相互调控,可用于新一代电写磁读记忆材料的设计,为下一代功能电子学信息记录器的设计提供了一个额外的自由度。同时,利用多铁材料居里点(TC)附近的介电常数与磁导率,可制备出大电感一体化和高电容的电子元器件,以减少高密度电路板上器件数量,为解决电感性器件与电容性器件相互干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众多的多铁性材料中,铁酸铋(BiFeO3)具有最高的铁电居里温度(TC≈830℃)和较高的反铁磁转变温度(TN≈370℃),这使BiFeO3成为近年来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领域的重点研究热点之一。然而,BiFeO3合成温度范围窄,在较高温烧结制备过程中会引起Fe离子价态波动(Fe3+→Fe2+)和Bi2O3的挥发,在材料内部形成氧空位和杂项,导致材料漏电流大、矫顽场大、剩余极化小、介电损耗高、低电阻率等一系列缺点。
现有的离子掺杂技术提高了BiFeO3的铁磁性能,但是材料漏电流密度大、剩余极化值低的问题仍旧存在。因此,研制一种致密度高、低漏电流密度、低介电损耗的复合陶瓷是本领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度高、低漏电流密度、低介电损耗的BiFe1-xAlxO3@SiO2复合陶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贵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贵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24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