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软体致动器静力学建模和传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3005.6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7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谦;张志远;梁斌;王松涛;孟得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软体 致动器 静力学 建模 传感 方法 可读 存储 介质 系统 | ||
1.一种气动软体致动器静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建立气动软体致动器变形前后的等式关系;
S2:获取所述气动软体致动器变形前后的等式关系;
S3:检测所述气动软体致动器的致动器半径随输入气压的变化,从而获取所述气动软体致动器的长度随输入气压的变化;
假设气体以阶跃信号的形式充入所述气动软体致动器的气腔且致动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所述气动软体致动器变形前后存在如下近似等式关系:
则:
其中,p0是所述气动软体致动器变形前的气腔内气压;V0是所述气动软体致动器的初始气腔体积;p1和V1分别是所述气动软体致动器变形后的气腔内气压和气腔体积;c是常数;n是气体物质的量;T是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R是理想气体常数;
假设所述气动软体致动器本体的材料体积在致动过程中保持不变,则:
V1=πr12l1=πR12l1-π(R0-r0)2l0=πR12l1-VR
进一步的,
其中,VR是所述气动软体致动器的本体材料体积;l0、R0、r0分别是所述气动软体致动器变形前的长度、致动器半径和气腔半径;l1、R1、r1分别是所述气动软体致动器变形后的长度、致动器半径和气腔半径;
利用传感器检测得到所述致动器半径随输入气压的变化关系;
获取所述致动器半径和所述致动器变形前后所述传感器的电压变化,进而得到所述致动器半径和输入气压之间的关系如下:
其中,f表示电压的变量与致动器半径变量之间的关系,g表示输入气压的变量与电压的变量之间的关系,ΔU表示传感器电压的变量。
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步骤。
3.一种用于气动软体致动器静力学建模的系统,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行建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用于提供致动器变形前后测得的电压变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气动软体致动器静力学建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是导电硅脂材料,均匀涂敷于所述致动器外表面,呈圆环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气动软体致动器静力学建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全局相机,用于测得所述致动器的半径变化。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气动软体致动器静力学建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是轴向收缩型和轴向伸长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30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