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追踪式风光互补型建筑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3169.9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0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曲娜;陶进;李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03D9/11 | 分类号: | F03D9/11;F03D3/06;F03D15/00;H02S10/12;H02S20/32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单玉刚 |
地址: | 130114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 追踪 风光 互补 建筑 供电 装置 | ||
一种太阳追踪式风光互补型建筑供电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侧的左侧设有可折叠太阳能板装置,可折叠太阳能板装置动力轴的右端固定安装第一斜齿轮;第一斜齿轮的右侧设有下端与底座轴承连接的齿轮管,齿轮管外周的上端固定安装第一环形斜齿轮,第一环形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啮合配合。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利用纯机械机构能够在风较大的时刻使太阳能板折叠收拢,同时给风叶增加骨架,增加风叶的抗风能力,当风较小时,能够使太阳能板展开,同时撤掉风叶的骨架,减小风叶自身的质量,以便于风叶在小风中被吹动,以便更好的发电,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光发电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太阳追踪式风光互补型建筑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风光发电装置为新能源电气,逐渐应用于生活中,许多建筑的顶部安装风光发电装置,在自然界中一般是阴天的风较大,夜间风大,冬季风也较大,阴天、夜间、冬季太阳光照不足,此时展开的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发电量低,且容易被风吹坏,相反,夏季、白天、晴天光照好,但风较小,此时风难以吹动风轮,风力发电效率低下, 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故我们发明了一种太阳追踪式风光互补型建筑供电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追踪式风光互补型建筑供电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太阳追踪式风光互补型建筑供电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侧的左侧设有可折叠太阳能板装置,可折叠太阳能板装置动力轴的右端固定安装第一斜齿轮;第一斜齿轮的右侧设有下端与底座轴承连接的齿轮管,齿轮管外周的上端固定安装第一环形斜齿轮,第一环形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啮合配合,齿轮管内周的上端固定安装同轴的螺母,螺母内设有同轴的竖轴,竖轴外周的下部固定安装同轴的第一外螺纹管,第一外螺纹管能够与螺母螺纹啮合配合,螺母的顶侧与底侧分别转动安装橡胶垫,竖轴外周的中部与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挡环,齿轮管的右侧设有下端与底座顶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转轴,转轴外周的上端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数个均匀圆周分布的风叶,风叶为底侧开口的壳体结构,转轴外周的中部套装环形板,环形板的底侧与底座的顶侧通过数个伸缩杆固定连接,竖轴的上端与环形板的底侧固定连接,环形板的顶侧通过轴承转动安装转动环,风叶底侧开口的下方分别设有内衬风叶,内衬风叶能够分别插入的风叶底侧的开口内,内衬风叶的下端分别与转动环的顶侧固定连接,转轴外周的上部开设数个条形槽,转动环的内周对应条形槽固定连接数个第一弹簧杆的外端,第一弹簧杆的内端能够分别插入条形槽内;转轴外周的下部设有两个同轴的环形齿轮,上侧的环形齿轮与转轴固定连接,下侧的环形齿轮与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环形齿轮的内端分别固定安装同轴的第二环形斜齿轮,两个第二环形斜齿轮之间设有第二斜齿轮,第二环形斜齿轮分别与第二斜齿轮啮合配合,第二斜齿轮与底座转动连接,转轴与齿轮管之间设有滚珠丝杠副,滚珠丝杠副丝杠的下端与底座的顶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滚珠丝杠副螺母的外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齿轮环,齿轮环分别与齿轮管、另一侧的环形齿轮啮合配合,齿轮环能够与一侧的环形齿轮啮合配合,滚珠丝杠副的螺母与底座之间通过数个第二弹簧杆固定连接,滚珠丝杠副丝杠的上端固定安装垂直轴风轮,底座的顶侧固定安装蓄电池、发电机,发电机的转轴与转轴通过传动装置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未经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31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