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硅锰合金生产低合金高强度钢优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3854.1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8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初仁生;李战军;刘金刚;郝宁;史志强;王东柱;王国连;马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6 | 分类号: | C22C33/06;C22C38/02;C22C38/04;C21C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合金高强度钢 硅锰合金 合金化 优化 合金 吨钢成本 硅铁合金 炼钢成本 锰铁合金 配比方式 市场价格 钢种 生产 协同 消耗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硅锰合金生产低合金高强度钢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低合金高强度钢要求成品成分;S2、根据低合金高强度钢要求成品成分选取最优方案;S3、根据最优方案,采用硅锰合金生产低合金高强度钢;根据低合金高强度钢中C含量和P含量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锰铁合金,同时与硅锰合金与硅铁合金相互协同,使之成本最低化,在选用优化方法后,可以降低吨钢成本,在保证钢的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的实现了炼钢成本的优化,同时可以结合合金实时市场价格,利用钢种成分和合金成分,选择成本最优的合金化配比方式,得出最优的合金化消耗和最低的合金化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硅锰合金生产低合金高强度钢优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元素Si和Mn是低合金高强度钢中必有的成分,主要作用是提升钢的强度,在生产中对元素Si和Mn的控制主要采用添加合金的方式。主要添加的合金为锰铁合金、硅铁合金和硅锰合金。其中锰铁合金分为微碳锰铁、低碳锰铁、中碳锰铁和高碳锰铁,四种合金中C和P含量不同,而低合金高强度钢中对C和P含量有严格的要求,同时不同钢种之间要求不同。因此如何选用不同的合金使得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使得成本最低化成为一个炼钢的难题。
用量最多的是锰铁合金中微碳锰铁、低碳锰铁、中碳锰铁和高碳锰铁的C含量平均为0.04wt%、0.37wt%、1.6wt%和7wt%,P含量平均为0.016wt%、0.088wt%、0.15wt%和0.14wt。不同合金之间价格差别巨大,随着C含量的升高,价格依次降低。由此可见在不同的C含量和P含量要求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冶炼中如何选用锰铁合金以及如何与其他合金相互协同变得十分复杂也十分关键,如何选用使得成本最低化成为低成本炼钢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采用硅锰合金生产低合金高强度钢优化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硅锰合金生产低合金高强度钢优化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硅锰合金生产低合金高强度钢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低合金高强度钢要求成品成分;
S2、根据低合金高强度钢要求成品成分选取最优方案;
S3、根据最优方案,采用硅锰合金生产低合金高强度钢。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当低合金高强度钢要求成品成分为[C]≤0.06wt%区间时,采用SiFe合金搭配Si,同时采用微碳锰铁合金搭配Mn,当低合金高强度钢要求成品成分为0.06wt%<[C]≤0.12wt%区间时,采用SiFe合金搭配Si,同时采用低碳锰铁合金搭配Mn。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当低合金高强度钢要求成品成分为0.12wt%<[C]≤0.20wt%区间,同时,低合金高强度钢要求成品成分为[P]≥0.015wt%区间时,采用SiMn合金搭配Mn到0.79-0.81wt%,剩余Mn元素用中碳锰铁合金搭配Mn,剩余Si元素用SiFe合金搭配Si。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当低合金高强度钢要求成品成分为0.12wt%<[C]≤0.20wt%区间,同时,低合金高强度钢要求成品成分为[P]<0.015%区间时,采用SiMn合金搭配Mn到0.79-0.81wt%,剩余Mn元素用低碳锰铁合金搭配Mn,剩余Si元素用SiFe合金搭配Si。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当低合金高强度钢要求成品成分为[C]>0.20%wt区间,同时,低合金高强度钢要求成品成分为[P]≥0.015%wt区间时,采用SiMn合金搭配Mn到0.79-0.81wt%,高碳锰铁合金配Mn,剩余Si元素采用SiFe合金配S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38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