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腿骨下肢力线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4469.9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3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艾丹妮;邵龙;杨健;王涌天;范敬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11388 | 代理人: | 冯梦洪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自动检测 方法 装置 | ||
一种腿骨下肢力线自动检测方法,包括:(1)获取CT影像数据;(2)对CT影像中的病人骨骼进行分割和三维重建,在模型空间中建立病人的骨骼三维模型;(3)针对股骨三维模型,通过双剖切面获取质心的方法来确定股骨头球心点位置;(4)针对股骨和胫骨三维模型,采用刚性+弹性的配准方法获取膝关节髁间凹中心点、胫骨平台中心点、踝关节中心点的坐标;(5)通过股骨头球心与膝关节髁间凹中心点的连线获得股骨机械轴线,通过胫骨平台中心点和踝关节中心点的连线获得胫骨机械轴线;(6)针对股骨或胫骨三维模型,采用迭代搜索最大距离点对的方法确定股骨或胫骨的解剖轴线。还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图像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腿骨下肢力线自动检测方法,以及腿骨下肢力线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骨性关节炎、重度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软骨破坏等末期骨性疾病的最有效手段。随着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工髋、膝关节置换量增长迅速,关节置换手术市场份额迅速增长。
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力线的有效检测,精准找到下肢力线是保障整个手术成功的基础。下肢力线包括股骨解剖轴线、股骨机械轴线、胫骨解剖轴线、胫骨机械轴线。
其中,股骨机械轴是指股骨头球心与髁间凹中心点连线;股骨全长中点及股骨远端关节线上10cm处取两个横截面,求取这一不规则髓腔形体的中心,这两中心点的连线为股骨解剖轴。
其中,胫骨机械轴是指胫骨棘中点稍外侧及距骨中点连线为胫骨机械轴。胫骨解剖轴:胫骨全长中点及胫骨远端关节线上10cm处取两个横截面,求取这一不规则髓腔形体的中心,这两中心点的连线为胫骨解剖轴。
在临床中,常规髋膝关节置换术通过术前X光片进行解剖轴线和机械轴线的确定。医生确定解剖轴线和机械轴线的常规做法是,在病人的X光片上进行选点连线,这种确定解剖轴线和机械轴线的方式严重依赖手术者经验,可靠性差,成为制约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式应该是根据病人CT或X光图像自动提取下肢力线,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减少由于医生手动取点画线造成的人为误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腿骨下肢力线自动检测方法,其能够保证机械轴线和解剖轴线的精确自动检测,减少了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主观误差,在减少医生工作量的同时,提高手术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腿骨下肢力线自动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CT影像数据:利用CT设备对病人的预定部位进行术前扫描,以获取术前CT影像;
(2)对CT影像中的病人骨骼进行分割和三维重建,在模型空间中建立病人的骨骼三维模型;
(3)针对股骨三维模型,通过双剖切面获取质心的方法来确定股骨头球心点位置;
(4)针对股骨和胫骨三维模型,采用刚性+弹性的配准方法获取膝关节髁间凹中心点、胫骨平台中心点、踝关节中心点的坐标;
(5)通过股骨头球心与膝关节髁间凹中心点的连线获得股骨机械轴线,通过胫骨平台中心点和踝关节中心点的连线获得胫骨机械轴线;
(6)针对股骨或胫骨三维模型,采用迭代搜索最大距离点对的方法确定股骨或胫骨的解剖轴线。
本发明通过双剖切面获取质心的方法来确定股骨头球心点位置,采用刚性+弹性的配准方法获取膝关节髁间凹中心点、胫骨平台中心点、踝关节中心点的坐标,从而获得股骨机械轴线和胫骨机械轴线,采用迭代搜索最大距离点对的方法确定股骨或胫骨的解剖轴线,因此能够保证机械轴线和解剖轴线的精确自动检测,减少了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主观误差,在减少医生工作量的同时,提高手术的可靠性。
还提供了一种腿骨下肢力线自动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44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