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压水堆燃料元件进行三维燃料性能分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4704.2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5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宙宇;许晓北;吴宏春;曹良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压水堆 燃料 元件 进行 三维 性能 分析 方法 | ||
一种针对压水堆燃料元件进行三维燃料性能分析的方法,将所要模拟的燃料元件沿轴向划分为若干层,针对每一层建立二维平面几何模型和燃料元件气腔模型,通过不断迭代求解每个二维模型的热‑力‑裂变气体耦合方程直至计算收敛,最终得到整个三维燃料元件的温度场、应力‑应变场;该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几何适应性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为燃料元件设计计算、反应堆安全分析计算提供了有利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燃料元件设计及燃料性能分析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压水堆燃料元件进行三维燃料性能分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稳定、潜力巨大的能源,自诞生以来蓬勃发展至今。目前,利用可控链式裂变反应的压水反应堆是核能技术的主流。在压水堆中,燃料元件承受着高温、高压、高中子通量的负荷,会发生各种物理现象,如芯块肿胀、芯块蠕变、芯块的开裂与破碎、包壳蠕变、包壳的辐照生长、芯块与包壳的机械相互作用、芯块与包壳的间隙传热、裂变气体释放等。这些物理现象相互耦合,对燃料元件性能乃至反应堆的经济性、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燃料性能分析计算,就是对这些物理现象建立数学模型,并耦合求解,从而预测燃料元件的堆内行为,分析其性能变化。
压水堆燃料元件采用棒状几何设计,燃料的温度场、应力-应变场一般是轴对称的。针对这种轴对称的燃料元件,一般采用1.5维方法进行处理,即:将燃料元件沿轴向划分为若干层,针对每一层建立一维圆柱几何模型,层与层之间忽略热传导,仅通过气腔压力与裂变气体释放量耦合。1.5维方法计算速度很快,被很多燃料性能分析程序采用。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这种轴对称条件无法成立:(1)燃料芯块表面具有缺陷。(2)燃料芯块布置是偏心的。(3)包壳的边界条件不是轴对称的。针对这些情况,一般是对整个燃料元件进行三维建模,并基于此进行燃料性能分析计算,得到燃料元件的三维精细温度场、应力-应变场。然而,三维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实用性不佳。
综上所述,对于1.5维方法,其不能适用于非轴对称的燃料元件;对于传统三维方法,其虽然对燃料元件的几何和边界条件没有限制,但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一种将燃料元件沿轴向划分为若干个二维层的燃料性能分析方法可以克服这两种方法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压水堆燃料元件进行三维燃料性能分析的方法,该方法相比1.5维方法,可适用于非轴对称的燃料元件;相比传统三维方法,节省了大量计算时间,为燃料元件设计计算、反应堆安全分析计算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一种针对压水堆燃料元件进行三维燃料性能分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读取所要模拟的燃料元件的几何信息、材料信息、功率密度、边界条件、气腔预填充气体种类与压力信息;
步骤2:根据步骤1获取的燃料元件信息,将燃料元件沿轴向划分为若干层,针对每一层建立二维平面几何模型;
步骤3:根据步骤1获取的燃料元件几何信息、气腔预填充气体种类与压力信息,构建燃料元件气腔模型;
步骤4:根据燃料元件气腔模型的信息和燃料元件的几何信息、材料信息,通过公式(1)和公式(2)分别计算各个二维平面几何模型的气隙的等效传热系数和压力,通过求解热-力-裂变气体耦合方程(3),得到各个二维平面几何模型的温度场、应力-应变场、裂变气体释放密度场;
式中:
hg——气隙等效传热系数
kg——气腔模型内气体的热导率
dg——气隙的几何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47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