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送风装置和机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5316.6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4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铁城;韩振旻;张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58;F04D29/44;H02K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曦;陶海萍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 装置 机电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送风装置和机电设备,该送风装置包括:叶轮;马达;马达罩;电路板;以及叶轮罩,其具有容纳所述叶轮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马达罩具有:内周马达罩,其具有容纳所述马达的第二容纳空间;以及外周马达罩,其位于所述内周马达罩的径向外侧,所述内周马达罩和所述外周马达罩之间形成供气体流动的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叶轮罩的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连通,所述内周马达罩的侧壁设置有贯通孔,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与所述通道通过所述贯通孔连通,在气体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流动到所述通道内的情况下,所述贯通孔使气体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单向流动到所述通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风装置和机电设备。
背景技术
送风装置中通常需要使用电机来驱动扇叶旋转。电机是将外部输入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电机依靠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电磁感应来实现能量转换。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输入的电能都转换为机械能,有相当一部分的能量转换成了电机的内能,即,电机自身发热。电机发热的部件主要是铁芯和线圈。
在一些送风装置中,电机发热的部件与周围空气接触,通过自然冷却进行散热;在另一些送风装置中,扇叶转动产生的气流被引导到电机发热的部件周围,通过气流与电机发热的部件之间的热对流进行换热。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对电机进行自然冷却的送风装置中,冷却的效率较低,有时无法及时对电机进行散热,影响送风装置的性能;将扇叶转动产生的气流引导到电机发热的部件周围的送风装置中,由于气流是从送风装置的吸入口被吸入到送风装置内,气流中会携带灰尘或水汽等杂质,当气流到达电机发热的部件周围后,气流中的杂质容易侵入到电机内部和电路板上,增大了电机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或其它类似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送风装置和机电设备,在该送风装置中,马达罩上形成有使气体从马达罩内部空间流动到马达罩外部空间的贯通孔,由此,马达罩内部空间的气体通过该贯通孔流动到马达罩外部空间的过程中,产生对马达散热的效果,并且,由于气体是从马达罩内部空间流动到马达罩外部空间,避免了送风装置外部气流中的杂质侵入到马达内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
叶轮,其以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
马达,其配置在所述叶轮的轴向一侧,并驱动所述叶轮旋转;
马达罩,其围绕所述马达的径向外周而设置,并覆盖所述马达的轴向一侧;
电路板,其设置在所述马达的轴向一侧,为所述马达提供驱动电流;
叶轮罩,其围绕所述叶轮的径向外周而设置,具有容纳所述叶轮的第一容纳空间;
所述马达罩具有:
内周马达罩,其具有容纳所述马达的第二容纳空间;以及
外周马达罩,其位于所述内周马达罩的径向外侧,
所述内周马达罩和所述外周马达罩之间形成供气体流动的通道,
所述通道与所述叶轮罩的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连通,
所述内周马达罩的侧壁设置有贯通孔,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与所述通道通过所述贯通孔连通,
在气体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流动到所述通道内的情况下,所述贯通孔使气体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单向流动到所述通道。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方面,其中,所述贯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通道内气体的轴向流动方向的夹角小于9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53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