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撑式装夹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5660.5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9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牛建坤;方坚;徐建莺;陈朝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11343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尚志峰;胡晓明 |
地址: | 321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撑 环形工件 机床 第一连接部 外弧面 超差 内圆周面 装夹定位 装夹工装 动平衡 内撑式 有效地 夹伤 轮缘 轮毂 内圈 伸入 跳动 驱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内撑式装夹工装,用于环形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定位,包括:内撑盘,内撑盘上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机床连接;内撑盘上设有外弧面,其中,内撑盘用于伸入环形工件的内圈,并在机床的驱动下,外弧面与环形工件的内圆周面抵靠。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避免了夹伤轮毂的轮缘,并解决了动平衡超差和跳动超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撑式装夹工装。
背景技术
轮毂精车亮面一般都是采用三瓣式扇形卡盘来装夹,扇形卡盘对已经涂装后的轮毂进行装夹时,由于轮毂与卡盘的接触面是线性接触,卡盘为了夹牢需要保持较大的夹紧力,这就容易夹伤涂层,在轮毂上留下夹持印,而且这种装夹方式对动平衡及跳动的影响较大,装夹时卡盘与轮毂的接触部稍微有点偏差,车削后轮毂的另一侧就会产生较大的偏斜,车轮动平衡量和跳动就会被成倍放大,容易动平衡和跳动不合格而报废,而且轮辋宽度越宽动平衡偏差被放大的倍数就越大;另外,一些工程轮毂需要精车外轮辋,还需要切除后轮缘,使用扇形卡盘装夹轮毂进行精车加工时只能先夹持在后轮缘上精车一段外轮辋和前轮缘,再掉头夹持在前轮缘上,精车完外轮辋后再切除掉后轮缘,这种装夹方式加工方式需要两次,就会同时造成前轮缘夹伤、动平衡超差及跳动超差三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撑式装夹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内撑式装夹工装,用于环形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定位,包括:内撑盘,内撑盘上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机床连接;内撑盘上设有外弧面,其中,内撑盘用于伸入环形工件的内圈,并在机床的驱动下,外弧面与环形工件的内圆周面抵靠。
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内撑盘伸入环形工件的内圈,内撑盘的外弧面与环形工件的内圆周面抵靠,即用内撑盘在环形工件内部与其抵靠,同时,内撑盘通过第一连接部和机床连接,这样可以通过内撑盘和环形工件之间的摩擦力达到在机床上装夹环形工件的目的。
具体地,通过第一连接部的设置,使内撑式装夹工装的内撑盘可以连接到机床上,从而便于环形工件通过内撑式装夹工装和机床连接;内撑盘上设置外弧面,且外弧面与环形工件的内圆周面抵靠,即内撑式装夹工装和环形工件之间为面接触,这样在内撑式装夹工装张紧时,环形工件上的压强小,环形工件不易被夹伤,也不易产生夹痕或者顶痕,且由于内撑式装夹工装是从环形工件的内部进行夹持,因此即便产生了夹痕,由于外部难以看到,也可以降低夹痕造成的影响;内撑盘与机床连接,使得内撑盘可以先伸入环形工件的内圈之后,再在机床的驱动下抵靠环形工件,提升了装夹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便利性。
可以理解,第一连接部和外弧面分别设置在内撑盘的不同表面上,例如,第一连接部设置在内撑盘的端面上,外弧面设置在内撑盘的周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弧面上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有凸环,凸环沿外弧面的周向设置,并沿外弧面的径向向外凸出;外弧面和/或凸环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沿外弧面的周向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外弧面上设置凸环,可以更灵活的装夹不同内径的环形工件,且能更好的适配内圈上有一定坡度的环形工件,进一步地,凸环与外弧面的高度差可以满足切割环形工件的刀具走刀安全,提高环形工件的切割面加工质量,避免刀具切割到外弧面;外弧面和/或凸环上设置第一凹槽,可以对环形工件的内圈上的凸峰等加强筋进行避让,避免外弧面或凸环抵靠在凸峰等加强筋上造成装夹不稳或夹伤凸峰等加强筋;另外,凸环设置在外弧面上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即凸环与第一连接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使外弧面在轴向上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便于轮毂的装夹,避免装夹在外弧面上的轮毂和凸环发生干涉,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部设于内撑盘的轴向端面;第一连接部包括螺纹孔,内撑盘通过螺纹孔和螺栓与机床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56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电一体化管件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孔组合钻床闸阀固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