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赤泥协同CuO粉处理有色冶炼污酸中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6032.9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3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祁先进;卢治旭;祝星;王华;李孔斋;魏永刚;胡建杭;李雪竹;李永奎;郝烽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01/10;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赤泥 氧化预处理 活化 预处理 协同 重金属污染治理 常温搅拌 改性赤泥 工作流程 固液分离 研磨 混合物 常温下 脱砷 冶炼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赤泥协同CuO粉处理有色冶炼污酸中砷的方法,属于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首先将赤泥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研磨,然后用HCl进行预处理;将H2O2加入污酸中进行混合,在常温下进行氧化预处理;然后将HCl活化的赤泥和CuO粉的混合物加入氧化预处理的污酸中,常温搅拌脱砷反应,最后固液分离。本方法利用HCl活化赤泥协同CuO粉除砷,工作流程简单,除砷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赤泥协同CuO粉处理有色冶炼污酸中砷的方法,属于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赤泥是从铝土矿中提炼氧化铝后排出的工业固体废物,根据其生产方式不同可分为烧结法赤泥、拜耳法赤泥和联合法赤泥(即烧结法与拜耳法联用)。其中烧结法单位能耗大,流程复杂,一般用于从低品位铝土矿提炼氧化铝;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则能获得更高质量的氧化铝产品,2011年烧结法生产氧化铝仅占氧化铝生产总量的2.5%左右。我国每年氧化铝产量超过100万吨,生产1t的氧化铝则有1~2t 的赤泥产出,并且随着铝产业的扩大和铝矿石品位的降低,赤泥的产量将会逐年增加。目前国内赤泥的处置方法主要为露天筑坝、露天堆放,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还会对周围大气、水、土壤、微生物等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长期的堆积处理为当地环境埋下安全隐患。因此,改性赤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是当前铝冶炼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终于途径。
目前,污酸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氧化与共沉淀法。但是该方法还有许多不足,毒性污泥所带来的诸多处理难题;用改性赤泥协同CuO粉处理污酸符合国家以废制废的方针,并且浸出液中As的浓度小于5mg/L,符合毒性浸出后溶液中的As浓度低于国家《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GB 5085.3-2007),属于一般固体物,送安全处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赤泥协同CuO粉处理有色冶炼污酸中砷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廉价的赤泥和CuO粉除砷,不仅减少污酸处理过程中污泥的堆存量,还达到了以废治废的效果,工艺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性赤泥协同CuO粉处理有色冶炼污酸中砷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赤泥干燥后进行球磨研磨,球磨后赤泥粒径控制在200目以下;
(2)将步骤(1)得到的赤泥用HCl溶液进行预处理,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干燥后备用;
(3)按活化赤泥和CuO粉质量比为8:1~10:1的比例将步骤(2)得到的活化赤泥和CuO粉混合均匀;
(4)按H2O2与砷的摩尔比为1:1~1.1:1的比例,将H2O2与有色冶炼污酸进行混合,在常温下预处理1~2h;
(5)将步骤(3)的活化赤泥和CuO粉的混合物加入步骤(4)氧化预处理的污酸中,在常温下搅拌反应;反应产物固液分离,获得富砷固废和滤液,检测滤液达标后进行下一步处理。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1)中的干燥条件为:500℃干燥6h。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1)中球磨条件为:转速为100-200r/min,研磨时间为10-15min。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2)的预处理过程中:HCl溶液与赤泥的液固比mL:g为10~15:1,HCl溶液的浓度为1.0mol/L,预处理时间为1~2h。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2)中干燥条件为120℃干燥6h。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4)中所述有色冶炼污酸的砷含量为6100~10000mg/L,例如铜冶炼烟气洗涤过程中产生的废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60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