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埋型给水管网红外探伤摄像头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6068.7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6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怀洲;宋梦琪;胡小阳;丁晔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72 | 分类号: | G01N25/72;G01S17/02;G01S17/89;G01S19/42;F17D5/02;E03B7/07 |
代理公司: | 11670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516473 广东省深圳市深汕特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埋层 给水管网 探伤系统 包埋 安装支架 有效地控制 摄像头 潮湿环境 电子设备 有效地 探伤 多管 密闭 损伤 直观 清晰 | ||
1.一种包埋型给水管网红外探伤摄像头,包括包埋层(1),设置在包埋层内部的红外探伤系统(2),用于红外探伤系统(2)安装的安装支架(3),以及用于定位的GPS定位模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埋层(1)包括第一包埋层(11)和第二包埋层(12),所述第一包埋层(11)包裹在红外探伤系统(2)、安装支架(3)上;所述第二包埋层(12)包裹在第一包埋层(11)上;
所述红外探伤系统(2)包括红外摄像模块(21)、红外发射模块(22)、信号接收/处理模块(23)和无线传输模块(24);所述红外发射模块(22)用于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摄像模块(21)用于采集待测物反射红外发射模块(22)发射的发射红外线;所述信号接收/处理模块(23)用于接收并处理红外摄像模块(21)采集的信号;所述无线传输模块(24)用于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递至外部接收装置;
所述安装支架(3)包括安装底座(31)和安装头(32);所述安装底座(31)为球形结构,所述安装头(32)设置在安装底座(31)的球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埋型给水管网红外探伤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埋层(11)、第二包埋层(12)均为球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埋型给水管网红外探伤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埋层(11)采用琉晶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埋型给水管网红外探伤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埋层(11)的制备方法为:将红外探伤系统(2)安装在安装支架(3)上后形成立体结构外型,按照立体结构外型制备浇筑磨具,其中,磨具以立体结构外型的中线的一半为结构;然后利用浇筑磨具浇筑出半部分壳体的成品,将两个半部分壳体相对扣接在立体结构外型上,即形成第一包埋层(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埋型给水管网红外探伤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埋层(12)为固化后的包埋剂;所述包埋剂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按照质量组分计,包括:38~50份氨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15~25份脂肪族聚氨酯二丙烯酸酯和5~8份环氧乙烯基树脂;所述第二组分按照质量组分计,包括:0.05~0.2份偶氮二异丁腈和0.05~0.1份引发剂;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100~250: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包埋型给水管网红外探伤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埋层(12)的制备方法为:将第一包埋层(11)包裹红外探伤系统(2)、安装支架(3)的半成品置于模具中,在非引发温度下向模具中灌注所述包埋剂,灌注完成后在引发温度下固化,即得第二包埋层(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埋型给水管网红外探伤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伤系统(2)还包括安装壳体(20);所述安装壳体(20)、红外摄像模块(21)、红外发射模块(22)以及安装头(32)均有6个;6个红外摄像模块(21)、红外发射模块(22)分别设置在6个安装壳体(20)内部,且红外摄像模块(21)、红外发射模块(22)贯穿安装壳体(20)的上表面,安装壳体(20)的下端安装在安装头(3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埋型给水管网红外探伤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埋层(1)为球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60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