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骑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6209.5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9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细谷拓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17/04 | 分类号: | B62J17/04;B62K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蕴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骑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该跨骑型车辆具备可以提高外观性并且减少零件数量以及组装工时的挡风板撑条。跨骑型车辆具备:在左右端设置有把手(43)的转向车把(2)、覆盖转向车把(2)的车宽度方向中央的车把罩(3)、配设在车把罩(3)的车身上方的挡风板(4)、以及对挡风板(4)进行支承并且能够装卸地安装于转向车把(2)的挡风板撑条(60)。挡风板撑条(60)是一体成形部件,在车把罩(3)上形成供设置在挡风板撑条(60)的下端的安装部(65)穿过的切口(80)。在挡风板撑条(60)上设置覆盖切口(80)的凸缘部(64)。凸缘部(64)形成与车把罩(3)连续的面并向车身上方露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骑型车辆,尤其涉及具备在覆盖转向车把的车宽度方向中央的车把罩的上方配设的挡风板的跨骑型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仪表装置、照明装置等进行支承的车把罩设置在转向车把的车宽度方向中央的跨骑型车辆中,在车把罩的上方配设挡风板的结构是已知的。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对挡风板进行支承的左右一对挡风板撑条的下端部通过形成于车把罩的开口而固定于转向车把的跨骑型车辆。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295291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提高由圆管件构成的挡风板撑条的外观性而采用由左右分割式的树脂制罩覆盖挡风板撑条的结构,从而存在零件数量以及组装工时增加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提供一种具备可以提高外观性并且减少零件数量以及组装工时的挡风板撑条的跨骑型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具备:在左右端设置有把手43的转向车把2;覆盖所述转向车把2的车宽度方向中央的车把罩3;配设在所述车把罩3的车身上方的挡风板4;对所述挡风板4进行支承,并且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所述转向车把2的挡风板撑条60,所述跨骑型车辆1的第一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撑条60是一体成形部件,在所述车把罩3上形成有供设置在所述挡风板撑条60的下端的安装部65穿过的切口80,在所述挡风板撑条60上设置有覆盖所述切口80的凸缘部64。
另外,第二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64在将所述挡风板撑条60安装于所述转向车把2时形成与所述车把罩3连续的面并向车身上方露出。
另外,第三特征在于,所述车把罩3由车身前方侧的前侧罩53和车身后方侧的后侧罩54构成,所述切口80形成于所述前侧罩53,所述凸缘部64向车身后方侧延伸至与所述后侧罩54接触的位置。
另外,第四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撑条60相对于所述转向车把2从车身前方侧安装。
另外,第五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撑条60的安装部65由设置有通孔65a、65b的板状部构成。
另外,第六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5a、65b在车身上下方向上排列而形成有两个,在所述转向车把2上固定有安装撑条73,该安装撑条73具有穿过所述通孔65a、65b的螺栓72。
另外,第七特征在于,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覆盖所述前侧罩53的上表面的顶罩46,所述前侧罩53的上表面形成为向车身后上方倾斜的形状,在所述顶罩46上,在所述凸缘部64的车身前方侧形成有覆盖所述切口80的上部的鼓出部46a。
并且,第八特征在于,所述跨骑型车辆1是具有供乘员放脚的低地板38的踏板型的机动二轮车。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62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