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烧嘴板簧中心孔加热炉及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7177.0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7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石学友;陈允明;步砚杰;郭兆友;胥幼林;赵荣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森德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2 | 分类号: | C21D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4 | 代理人: | 杜忠福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烧嘴板簧 中心 加热炉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烧嘴板簧中心孔加热炉,包括升降平台、安装在升降平台上的加热炉盖以及位于加热炉盖下方的输送链机构和连接加热炉盖的燃气管道系统,升降平台设有固定多个升降机构的固定支架,升降机构之间设有起重横梁,起重横梁上设有若干连接加热炉盖的升降架;升降架连接加热炉盖的吊梁,吊梁固定在加热炉罩上,加热炉罩内部设有若干向下喷射的燃气烧嘴,燃气烧嘴周围设有浇注耐火砖,浇注耐火砖周围除燃烧面以外均铺设有隔热保温的隔热棉毯;本发明设计的多燃气烧嘴的加热方式,提高了燃气的利用率,提高热效率和工作效率;设计的加热炉盖通过升降平台根据板簧厚度尺寸进行上下升降,加热更加精准,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簧生产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烧嘴板簧中心孔加热炉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已有板簧中心加热炉是采用中频加热炉对板簧中部加热,中频加热炉是采用电加热方式对板簧中部进行加热。加热时间过长时加热炉容易断电,不能持续对板簧进行加热,结构形式不能应用于自动生产线上,板簧中频加热炉加热板簧数量少生产率低。且有少量的采用单个燃气烧嘴对板簧加热,工作效率低,没有加入空气的混合燃烧,浪费资源,成本高,而专利号201810037702.5钒钛汽车板簧加工用加热炉,即采用单个加热喷头对板簧进行加热,喷嘴少,效率低,加热炉加热空气,出现热损失。而专利号201910015233.1一种板簧双头同步感应加热炉则是采用两个加热炉对板簧两个端部加热,采用电加热。因此,设计一种燃气多烧嘴对板簧中间段加热的加热炉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烧嘴板簧中心孔加热炉及工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烧嘴板簧中心孔加热炉,包括升降平台、安装在升降平台上的加热炉盖以及位于加热炉盖下方的输送链机构和连接加热炉盖的燃气管道系统,所述升降平台设有固定多个升降机构的固定支架,升降机构之间设有起重横梁,起重横梁上设有若干连接加热炉盖的升降架;
升降架连接加热炉盖的吊梁,吊梁固定在加热炉罩上,加热炉罩内部设有若干向下喷射的燃气烧嘴,燃气烧嘴周围设有浇注耐火砖,浇注耐火砖周围除燃烧面以外均铺设有隔热保温的隔热棉毯;
燃气烧嘴的正下方设有输送链机构的加热炉底,加热炉底位于输送链板中间且固定在输送链机构的机架上,机架两端设有通过输送链板连接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输送链板设有输送板簧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且板簧中间段位于加热炉底上方;
输送链机构的一侧设有燃气管道系统,燃气管道系统设有燃气进气管和空气进气风机,燃气进气管和空气进气风机共同连接燃气主管道,燃气主管道上设有与燃气烧嘴相适配的烧嘴分管道,烧嘴分管道与燃气烧嘴对应连接。
具体的是,所述加热炉底安装有耐火砖,用于板簧加热时的隔热保温。
具体的是,所述加热炉罩端部设有排烟烟罩,且排烟烟罩的排烟口内部为锥台型。
具体的是,所述燃气进气管后端依次连接有燃气稳压阀和燃气比例阀,空气进气风机后端连接有连续电动执行阀。
具体的是,所述主动链轮连接减速电机并通过减速电机驱动。
一种多烧嘴板簧中心孔加热炉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加热炉各机构安装就位,启动空气进气风机和燃气比例阀,燃气稳压阀对燃气进行稳压,燃气比例阀对燃气和空气进行进气比例调节,使燃气和空气在燃气主管道内混合后进入烧嘴分管道,使所有的燃气烧嘴处的燃气不断燃烧使加炉持续加热;
2)根据需要加热的板簧的厚度要求,通过升降机构控制安装在起重横梁上的升降架上下移动,同时带动加热炉盖上下移动,从而调节加热炉盖的高度,即调节燃气烧嘴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森德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森德数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71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