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旧房改造的外墙保温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7359.8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5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正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76 |
代理公司: | 11504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66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件 围合 保温层 紧固件 外墙保温结构 穿透孔 固定部 连接件 承重墙 垂直连接 基础结构 建筑改造 结构墙体 旧房改造 构造墙 外侧面 穿设 螺杆 适配 贴合 侧面 保证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旧房改造的外墙保温结构,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围合部和设置于围合部两端的固定部,固定部分别与两侧的承重墙固定连接,适于使围合部的内侧面与构造墙贴合;安装部,安装部包括挂件和紧固件;挂件为螺杆,且多个挂件并垂直连接在围合部的外侧面;紧固件与挂件适配;保温层,保温层上设有穿透孔,穿透孔与挂件的位置对应,适于使保温层穿设于挂件上,并通过紧固件固定。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一方面保证了外墙保温结构的正常安装,另一方面则降低对结构墙体的二次破坏,从而保护建筑的基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旧房改造的外墙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且气候种类多样,北方等严寒、寒冷地区,夏季炎热且干燥少雨,冬季寒冷难耐。为对抗夏热冬寒的气候,北方的建筑大多在基础结构的外侧设有外墙保温系统,即由保温层、保护层和固定材料(胶粘剂、锚固件等)构成并且适用于安装在外墙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7003710U公开的外墙保温结构。因其可以减轻冷桥的影响,同时保护主体墙材不受太大的温度变形应力,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保温做法,也是国家大力倡导的保温做法。在外墙保温系统中保温层的材料选择中,聚苯板因其质轻、价廉、导热率低、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好、隔音、防震、防潮、成型工艺简单等优点成为首选材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受风吹日晒等自然因素的聚苯板容易出现鼓包、裂缝等问题,使其保温性能大打折扣;且纵使不考虑自然环境的影响,聚苯板的最长寿命也仅为15至20年,一旦达到时间,建筑将成为不穿外衣的“裸楼”,因此对于设计寿命为70年的普通建筑物来说,建筑主体一生最少需做4次外墙保温。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建筑的主体结构也基本完成了砖结构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再到幕墙结构的升级,但时至今日,中国最早建筑的砖结构或混凝土商品楼已进入到第一至二轮的外墙保温系统改造。相较于初次建造外墙保温系统,砖结构商品楼二轮或三轮的改造具有以下问题:
1.拆除原外墙保温系统给建筑基础结构的外墙带来一定的破坏,使得原外墙保温系统中的连接结构与建筑基础结构的连接出现松动,无法进行二次使用,且二次构建外墙保温系统时还需要避开原连接结构的位置;
2.建筑基础结构为砖结构且已常年使用,必然存在一定的老化现象,进而给二次构建外墙保温系统的连接结构带来困扰;
3.并非所有的建筑结构基础均为规则的矩形结构,为了建筑的美感,建筑结构基础中还包括凸起、凹陷部分(大多为阳台或厨房的外墙),这种凸起、凹陷部分大多为构造墙,用于连接相邻的承重墙,构造墙的强度要远低于承重墙,在加上拆除破坏和老化的影响,使其无法进行连接结构的二次施工。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急需提供一种用于旧房改造的外墙保温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旧房改造的外墙保温结构,以解决建筑基础结构的部分墙体无法进行二次施工导致现有的旧房改造中外墙保温系统无法安装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旧房改造的外墙保温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条状,包括围合部和设置于所述围合部两端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分别与构造墙两侧的承重墙固定连接,适于使所述围合部的内侧面与构造墙贴合;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挂件和紧固件;所述挂件为螺杆,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挂件适配;多个所述挂件垂直连接在所述围合部的外侧面;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上设有穿透孔,所述穿透孔与所述挂件的位置对应,适于使所述保温层穿设于所述挂件上,并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压板,所述压板呈环形,并套装于所述保温层与所述紧固件之间的挂件上,适于限位所述保温层。
如上所述的用于旧房改造的外墙保温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围合部与所述固定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为长条状扁钢折弯而成。
如上所述的用于旧房改造的外墙保温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连接件中扁钢截面的规格为5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正,未经王东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7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