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钠-空气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7564.4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0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义;叶原武;申凤阳;余华金;朱丽娜;刘佳;宋广懂;龚雪婷;裴志勇;武志广;吴水金;吕明宇;武琦;庄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C15/14 | 分类号: | G21C15/14;G21C15/253;G21C15/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成新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热交换器 | ||
1.一种钠-空气热交换器,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顶端设有出口风门,底端设有进口风门;
上集流管,所述上集流管的一端与钠进口管连通,且所述上集流管与中部筒体的内壁相连接;
下集流管,所述下集流管的一端与钠出口管连通,且所述下集流管与下部筒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之间连通有换热管束;
以及,流量分配器,所述流量分配器设于筒体内腔的中心区域,所述流量分配器的顶端与上集流管相连接,所述流量分配器的底端与下部筒体的内壁相连接;
其中,所述钠进口管和钠出口管设于筒体的同一侧;
其中,所述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为环形,且所述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具有自其表面向外突出形成的管接头,所述换热管束与所述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通过所述管接头连接,所述流量分配器设于换热管束的中心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空气热交换器,其中,所述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分别相对于筒体中线对称设置;所述换热管束平行于筒体中线设置,并且相对于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呈同心环形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空气热交换器,其中,所述换热管束与所述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采用对接焊的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钠-空气热交换器,其中,沿所述换热管束的竖直方向上,在相邻的换热管之间设有管束支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钠-空气热交换器,其中,所述换热管束的两端设置成弯曲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空气热交换器,其中,所述流量分配器设置成具有不同半径的锥形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空气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设有电加热器和保温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空气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筒体的底端设有钠排放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空气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进口风门为单段式;所述出口风门为双段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钠-空气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进口风门和出口风门分别包括传动轴、挡板和执行机构;
其中,所述挡板能够相对于所述传动轴转动,并且能够在0~90°的范围内固定;
所述执行机构具有电动和手动两种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75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