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装结构、成品线路板、电子器件、电子设备及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7635.0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7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天麒;佘勇;史洪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8 | 分类号: | H05K1/18;H05K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弋梅梅;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 结构 成品 线路板 电子器件 电子设备 焊接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封装结构、成品线路板、电子器件、电子设备及焊接方法。封装结构包括电子器件和基板,将电子器件和基板通过至少两层锡膏形成的焊点进行电连接,其中,不同层锡膏的材质不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封装结构,能增加基板的上表面与电子器件的底部之间的间隙,有效提升底部填隙胶水或塑封料填充量,且减小焊点之间连锡风险。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装结构、成品线路板、电子器件、电子设备及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手机、可穿戴等越来越轻薄化以及更多的功能集成,电子产品的能耗也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大容量的电池来提高续航能力。在电子产品内部,为了能节约空间以便放置大容量的电池,要求PCB主板上的器件小型化。SiP(SysteminPackage)封装是目前封装器件小型化的常用的方法。SiP封装需要二次塑封来改善机械系能和环境可靠性。但是在一些RF/WiFi SiP封装中,有一些尺寸在7mm×6mm以上的电子器件,采用QFN(Quad Flat No-leadPackage)焊盘封装形式,将其焊接在基板上时形成焊点较低,由于锡基钎料回流时呈液态,导致基板的上表面与电子器件的底部之间的间隙减小,塑封填充时这些电子器件的下方很容易形成空洞,导致潮敏可靠性测试失效如分层或锡桥短路。
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封装时电子器件的下方形成空洞,在锡膏印刷时增加钢网的厚度,更厚的钢网可以使更厚的锡膏印刷在基板上,通过增加焊点锡量提高高度,从而形成更高的焊点,增加基板的上表面与电子器件的底部之间的间隙。
但是,通过增厚钢网增加基板的上表面与电子器件的底部之间的间隙,焊点锡量增多,更容易发生连锡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封装结构、成品线路板、电子器件、电子设备及焊接方法,本申请提供的封装结构,能增加基板的上表面与电子器件的底部之间的间隙,且减小焊点之间连锡的风险。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封装结构,该封装结构包括电子器件和基板,该电子器件和该基板之间通过焊点进行电连接,其中,该焊点包括至少两层锡膏,不同层该锡膏的具有不同的材质。这样,通过设置至少两层锡膏以形成的焊点,增加了焊点的高度,同时,不同层锡膏的材质不同,也就是说,每层锡膏的材质不同,不同的锡膏回流时的状态不同,能减小焊点之间连锡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焊点由两层该锡膏形成。这样,在增加焊点的高度的同时,节约成本。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至少两层该锡膏包括第一层锡膏和第二层锡膏,该第一层锡膏的熔点高于该第二层锡膏的熔点。在锡膏的选择中,每层锡膏的熔点不同,这样焊点的塌陷程度不同,且能减小焊点之间连锡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层锡膏位于该焊点的靠近该电子器件的一侧,该第二层锡膏位于该焊点的靠近该基板的一侧;或者,该第一层锡膏位于该焊点的靠近该基板的一侧,该第二层锡膏位于该焊点的靠近该电子器件的一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层锡膏位于该电子器件的非功能焊盘上,该电子器件的功能焊盘具有该第二层锡膏,该基板上也具有该第二层锡膏;或者,该第一层锡膏位于该基板的非功能焊盘上,该基板的功能焊盘具有该第二层锡膏,该电子器件上也具有该第二层锡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层锡膏的材质为高熔点钎料。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层锡膏的材质为锡铜钎料、锡镍瞬时液相扩散焊钎料,金锡钎料、金硅钎料、金锗钎料高铅钎料或复合钎料。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二层锡膏的材质为锡基钎料。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层锡膏的熔点大于或等于260℃且小于或等于4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7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