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模块压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8219.2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2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明;黄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易动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35203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凌<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64101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组件 推板 支架 抓手 平移驱动组件 压力传感器 定位装置 抖动装置 压缩弹簧 上支架 限位柱 通孔 压板 锂电池模块 驱动支架 压合系统 压合装置 自动安装 精准度 抖动 并连 电芯 外周 位块 位柱 压合 有压 架设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模块压合系统,包括装有定位装置的机架,定位装置上方架设有压合装置、且连有第一升降组件的支架抓手和连于第一升降组件的平移驱动组件,第一升降组件连有驱动支架抓手沿支架宽度方向抖动的抖动装置,压合装置包括连有限位柱的压板、连于机架的第二升降组件和连于第二升降组件的推板,压板与推板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套于限位柱外周面的压缩弹簧,推板开设有通孔,限位柱穿过通孔并连有限位块;通过平移驱动组件、支架抓手和第一升降组件,实现上支架自动安装的功能;通过抖动装置,提高了上支架与电芯安装的精准度;通过第二升降组件、压缩弹簧和压力传感器,实现提高整体压合效率和安全性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模块组装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锂电池模块压合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领域的大力推广和扶持,电动汽车的发展越来越迅速;锂电池是目前电动车上最常用的电池种类之一,由于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迅速占据了绝大部分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因此,锂电池性能的优劣影响着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
如图1所示,锂电池模块的两端的上支架1和下支架2起到了绝缘和固定电芯3的作用,在使用时电芯3两端的支架挤压的不紧会容易脱落,而传统操作采用人工压紧的方式实现安装锂电池的两端支架,不仅费时费力,长时间工作还会使人疲劳,工作效率低,且最后人工压紧上支架1的电芯孔需对准电芯3,力度难以控制,易造成放于上支架1和下支架2上的电芯3的损坏,增加产品的不合格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模块压合系统,具有安全性高、上支架安装和压合效率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模块压合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安装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上方架设有压合装置、支架抓手和平移驱动组件,所述支架抓手连接有驱动其升降的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与所述平移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连接有驱动所述支架抓手沿支架宽度方向抖动的抖动装置,所述压合装置包括推板、压板和驱动所述推板升降的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第二升降组件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压板与所述推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板连接有套于所述压缩弹簧内的限位柱,所述推板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柱穿过通孔并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电信号连接有外部控制系统。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的驱动端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横端与所述支架抓手连接,所述抖动装置包括均连接于所述L型板横端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支架抓手靠近所述L型板的一端面开设有分别对称设置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第一气缸的顶杆和所述第二气缸的顶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圆孔内和所述第二圆孔内,并先后分别多次点击所述支架抓手。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气缸的顶杆和所述第二气缸的顶杆与支架抓手点击的频率范围均为[2,5]次/秒。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直线导轨、第一驱动件和第一滑块,所述直线导轨连接于所述平移驱动组件的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直线导轨远离所述定位装置的一端,并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直线导轨往复移动,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L型板的竖端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架抓手包括连接板、设置有两个驱动端的夹紧气缸和两个夹紧板,所述第一圆孔与所述第二圆孔均开设于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L型板的一端面,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夹紧气缸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L型板的横端连接,两个所述夹紧板分别与所述夹紧气缸的两个驱动端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直线导轨靠近定位装置一端的一侧面连接有第一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第一滑块一侧连接有第一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第一红外线接收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与所述外部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易动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易动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8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