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空间碎片监测的非接触扫描卫星平台及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8318.0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7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赵艳彬;廖波;张伟;徐毅;谢进进;唐忠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66 | 分类号: | B64G1/66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空间 碎片 监测 接触 扫描 卫星 平台 装配 方法 | ||
1.一种面向空间碎片监测的非接触扫描卫星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敏捷机动舱(1)、非接触精确控制台(2)和空间碎片监测相机(3);
所述非接触精确控制台(2)包括:多筋圆台(201)、U型外框架(202)、O型内框架(203)、第一同步超声电机、第二同步超声电机、第一同轴角位移传感器、第二同轴角位移传感器、SiCp/Al基板(206)、非接触力驱动机构(207)、线位移传感器(208)、电控锁紧螺栓(209)和云台控制器(210);非接触力驱动机构(207)包括永磁体电控驱动机构;
多筋圆台(201)和云台控制器(210)安装在敏捷机动舱(1)的顶板上,U型外框架(202)与多筋圆台(201)通过连接孔连接,第一同步超声电机、第一同轴角位移传感器分别安装在U型外框架(202)的两端,O型内框架(203)通过第一对转轴与第一同步超声电机和第一同轴角位移传感器连接,同时与O型内框架(203)第一对转轴正交的O型内框架(203)第二对转轴上安装第二同步超声电机和第二同轴角位移传感器,与该第二同步超声电机和第二同轴角位移传感器连接的是SiCp/Al基板(206)的一对转轴,SiCp/Al基板(206)上对称安装非接触力驱动机构(207)、线位移传感器(208)和电控锁紧螺栓(209);非接触精确控制台(2)的运动控制通过云台控制器(210)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空间碎片监测的非接触扫描卫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敏捷机动舱(1)由多个侧板、中心承力筒、底板、中板、隔框以及顶板构成;
所述中心承力筒为柱锥组合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空间碎片监测的非接触扫描卫星平台,其特征在于,敏捷机动舱(1)两侧安装双翼太阳翼(1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空间碎片监测的非接触扫描卫星平台,其特征在于,敏捷机动舱(1)被中板分隔为两层,上层安装包括:飞轮(101)、测控应答机(102)、二维太阳电池阵驱动机构(103)、星上计算机(104)、高精度光纤陀螺(105)和数据存储器,下层安装包括:蓄电池(106)、磁棒(107)、电源控制器(108)、推进贮箱(109)、压力传感器(110)、推力器(111)和五棱锥力矩陀螺组合(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空间碎片监测的非接触扫描卫星平台,其特征在于,飞轮(101)、测控应答机(102)、二维太阳电池阵驱动机构(103)、星上计算机(104)、高精度光纤陀螺(105)安装在中板上表面;
底板反面中央位置安装五棱锥力矩陀螺组合(112),并于四周安装地平仪(116)、数传天线(117)和测控天线(113);
底板正面安装蓄电池(106)、磁棒(107)、电源控制器(108),中心承力筒倒锥段安装推进贮箱(109);
底板和中板之间安装下隔框,中板与顶板之间安装上隔框,上隔框、下隔框采用高强度碳纤维杆与多向胶接接头组装而成;顶板上方中央安装非接触精确控制台(2),并于顶板上方四周安装包括:测控天线(113)、GNSS天线(114)、星敏感器(115)、云台控制器(210)和电控箱(30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空间碎片监测的非接触扫描卫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碎片监测相机(3)包括:遮光罩(301)、光机(302)、相机底座(303)、电控箱(304)和数据存储器;
相机底座(303)与非接触精确控制台(2)的非接触力驱动机构(207)和电控锁紧螺栓(209)连接,实现重复的接触和非接触状态切换,遮光罩(301)、光机(302)安装在相机底座(303)上,电控箱(304)安装在敏捷机动舱(1)顶板上,数据存储器位于敏捷机动舱(1)中层板上,存储空间碎片监测相机(3)产生的观测数据并与星上计算机(104)进行数据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空间碎片监测的非接触扫描卫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SiCp/Al基板(206)包括铝基碳化硅的碳-碳复合材料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83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重复压紧释放机构
- 下一篇:一种微纳卫星综合电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