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凹印裂变效果的印刷品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9068.2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8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刚;陈明;刘小文;张鑫;胡爽;寸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智源彩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10 | 分类号: | B41M1/10;B41M7/00;C09D11/101;C09D11/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裂变 效果 印刷品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具有凹印裂变效果的印刷品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通过凹印版将UV裂变油墨印刷于承载物上;
步骤B:将印刷有UV裂变油墨的承载物依次经过UV引爆处理和UV干燥固化处理,制得具有凹印裂变效果的印刷品;
所述步骤A中,所述UV裂变油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每份所述助剂包括3-8份流平剂和2-6份消泡剂;
每份所述消泡剂是由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和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以重量比1:2-4:3组成的混合物;
每份所述光敏剂是由二苯甲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和α-羟基环已基苯甲酮以重量比为3:4-7:2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凹印裂变效果的印刷品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凹印版的版深为65-70μm,线数为80-90线,网穴的截面呈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凹印裂变效果的印刷品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份所述流平剂是由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丙酮醇和MODAREZ MFPC型丙烯酸酯流平剂以重量比为2-4:0.5-1.5:2组成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凹印裂变效果的印刷品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份所述溶剂是由乙醇、丙酮、异丙醇和水以重量比为2-4:0.5-1.5:3:3-5组成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凹印裂变效果的印刷品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由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1):按照重量份,将环氧树脂投入反应装置中,边搅拌边升温,升温至45-55℃后,依次加入2,3,4,5-四氟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醚和三苯基膦,然后继续边搅拌边加热升温,升温至75℃时停止加热,其后再将物料温度升到98℃,再 降温至80℃,并将温度保持在80-115℃,反应1.5-3h,制得混合物;所述对羟基苯甲醚和三苯基膦的加入量均为各自总用量的50%;
步骤(2):当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的酸值低于5或者混合物变淡黄色时,滴加丙烯酸树脂,并控制丙烯酸树脂在15-30min内滴加完毕,然后加入剩余的对羟基苯甲醚和三苯基膦,在温度为110-115℃下反应1-3h后取样测试酸值,当酸值小于3时则降温至90℃以下,出料,制得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凹印裂变效果的印刷品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UV裂变油墨由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S1:按照重量份,将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叔丁基对苯二酚、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光敏剂充分混合均匀,恒温搅拌分散,制得混合料;
步骤S2:按照重量份,向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料中加入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助剂和溶剂,再搅拌30-40min,使原料均匀分散,达到40-55Pa·s的粘度;最后通过200目网纱进行过滤,制得UV裂变油墨,装桶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凹印裂变效果的印刷品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恒温搅拌的温度为45-55℃,搅拌时间为55-65min,搅拌分散至混合料的粒径达到10-18μ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凹印裂变效果的印刷品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UV引爆处理采用UV引爆灯组件,所述UV引爆灯组件包括1-5支功率为7-16kW的UV引爆灯管,UV引爆处理的UV波长为220-380nm;所述步骤B中,所述UV干燥固化处理采用UV干燥固化灯组件,所述UV干燥固化灯组件包括4-6支功率为9-14kW的UV干燥固化灯,UV干燥固化处理的UV波长为240-405nm,处理温度为35-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智源彩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智源彩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90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