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液分离装置、气井及气井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9424.0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9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豪;唐勇;陈俊宏;苏诗策;刘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百胜野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E21B3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输送管 液体输送管 控制阀 排气口 气液分离装置 流体输送管 流体进口 气井生产 气井 储液罐 排液口 天然气开采 液分离装置 低温环境 进口管路 生产管线 冻堵 柱塞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装置、气井及气井生产方法。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储液罐,储液罐上设置有流体进口、排气口和排液口;流体输送管,流体输送管与流体进口连接;气体输送管,气体输送管与排气口连接;液体输送管,液体输送管的一端与排液口连接,液体输送管的另一端旁接于气体输送管;以及控制阀,控制阀设置在气体输送管上;其中,控制阀位于排气口和液体输送管之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气井及气井生产方法,能够改善柱塞无法直接进入进口管路的问题,且能够改善生产管线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发生冻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气井及气井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天然气井的产量和寿命,在天然气井生产过程中需要排出天然气井底部的积液。目前部分天然气井采用柱塞举升排液。通过柱塞在天然气井内的上下往复运动,将天然气井底部的积液排出至井外。天然气井的井口通过生产管线连接至集气站。天然气和液体的混合物通过生产管线到达集气站,然后在集气站进行汽液分离。
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采用柱塞举升排液技术,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上行中的柱塞有较大概率在井口管路附近上下往复窜动,无法直接进入井口管路。这大大影响了天然气井的正常效率。
2.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下,生产管线极易发生冻堵。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能够改善柱塞无法直接进入进口管路的问题,且能够改善生产管线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发生冻堵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气液分离装置的气井。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气井实现的气井生产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储液罐,储液罐上设置有流体进口、排气口和排液口;流体输送管,流体输送管与流体进口连接;气体输送管,气体输送管与排气口连接;液体输送管,液体输送管的一端与排液口连接,液体输送管的另一端旁接于气体输送管;以及控制阀,控制阀设置在气体输送管上;其中,控制阀位于排气口和液体输送管之间。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上行中的柱塞无法直接进入井口管路的原因在于:生产管线的直径远小于天然气井的井口管路和井下管路的直径,这使得液体在柱塞举升作用下进入生产管线后会产生较大的背压,较大的背压导致柱塞难以上行进入井口管路,从而影响天然气井的正常生产。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研究还发现,生产管线容易发生冻堵的原因在于,柱塞举升排液的过程中,液体通过少量多次的形式进入生产管线。即在柱塞举升排液的过程中,液体分多次间断的进入生产管线,且每次进入生产管线的液体的量不大。另外,由于柱塞未进入井口管路,气井油压低,液体段在生产管线中的运动速度也较低。上述情况导致液体段在到达集气站前就发生结冰现象。生产管线内的多处冻堵将导致气井无法正常生产。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在使用时,流体输送管与井口管路的生产口连接,气体输送管与延伸至集气站的生产管线连接。在柱塞上行时,控制阀打开。从井口管路的生产口喷出的流体通过流体输送管进入储液罐。流体在储液罐内完成气液分离,气体通过气体输送管进入生产管线,然后通过生产管线输送至集气站。液体则被存积在储液罐内。这样一来,在柱塞上行的过程中,液体不进入生产管线,从而避免了柱塞上行时液体在生产管线内产生较大背压的问题,使得柱塞能够顺利进入气井的井口管路。在柱塞进入气井的进口管路后,柱塞下方聚集的高压气体能够直接从井口管路的生产口喷出,油压骤升。此时,关闭控制阀。高压气体进入储液罐后将储液罐内的液体压入气体输送管,并推动液体沿气体输送管和生产管线快速运动至集气站。在高压气体的推动下,储液罐内存积的液体能够一次性快速通过生产管线,避免了液体在生产管线内结冰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百胜野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百胜野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94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距确定方法及注采排距确定方法
- 下一篇:滑轮组件及旋挖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