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溴间苯二甲醛缩2-氨基芴双希夫碱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9449.0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8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峥;韦文厂;梁秋群;王胜;韩佳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49/02 | 分类号: | C07C249/02;C07C251/24;C23F11/14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汪治兴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溴间苯二 甲醛 氨基 芴双希夫碱缓蚀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溴间苯二甲醛缩2‑氨基芴双希夫碱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2‑溴间苯二甲醛乙醇溶液与2‑氨基芴乙醇溶液混合发生缩合反应得到2‑溴间苯二甲醛缩2‑氨基芴双希夫碱,然后以水为溶剂,配制成2‑溴间苯二甲醛缩2‑氨基芴双希夫碱缓蚀剂。2‑溴间苯二甲醛缩2‑氨基芴双希夫碱含有两个C=N功能团,增强了其在碳钢表面吸附作用,该缓蚀剂能在温度较高,大量存在溶解氧、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微生物的循环冷却水中保持较高缓蚀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缓蚀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溴间苯二甲醛缩2-氨基芴双希夫碱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循环冷却水是工业用水中的用水大项,在石油化工、电力、钢铁、冶金等行业,循环冷却水的用量占企业用水总量的50-90%。冷却水在循环系统中不断循环使用,由于水温升高、流速变化、蒸发、各种无机离子和有机物质的浓缩,冷却塔和冷却水池在室外受到阳光照射、风吹雨淋、灰尘杂物的进入,以及设备的结构和材料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会产生很多问题,如循环冷却水因蒸发浓缩,碳酸盐会沉积在换热器传热表面,产生水垢附着,导致换热器传热效率下降;循环冷却水中溶解的氧、存在的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微生物会引起设备管壁腐蚀穿孔,形成渗漏,影响安全生产。对于水垢附着,生产中通常采用向循环冷却水中加入阻垢剂,如聚磷酸盐、有机多元膦酸等,以破坏碳酸盐沉淀,这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控水垢生成的方法。对于设备腐蚀,生产中通常采用向循环冷却水中加入缓蚀剂,如巯基苯并噻唑(MBT)、苯并三唑(BTA)等,缓蚀剂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缓蚀膜层,从而抑制腐蚀介质对金属的腐蚀。由于缓蚀剂在使用时不需要加太多量、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也不需要对设备预先进行处理,是一种经济适用的金属腐蚀防护技术。因此添加缓蚀剂,成为循环冷却水防止有害离子对设备管道腐蚀的首选方法。
循环冷却水的特点是温度较高,溶解的氧、存在的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微生物等存在量较大,所以需要缓蚀剂与碳钢结合力较强,缓蚀效果才能达到工业上缓蚀要求。对比单希夫碱,本发明制备的双希夫碱的结构中含有两个-C=N-基团,可引入更多的O、N、S等杂原子进入希夫碱结构中,使之具有更多的活性位点,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能力更强,因此双希夫碱有望成为在循环冷却水中使用的理想缓蚀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2-溴间苯二甲醛缩2-氨基芴双希夫碱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缓蚀剂能在温度较高,大量存在溶解氧、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微生物的循环冷却水中保持较高缓蚀效果。
制备2-溴间苯二甲醛缩2-氨基芴双希夫碱缓蚀剂的具体步骤为:
(1)分别称取0.3987g 2-氨基芴和0.2130g 2-溴间苯二甲醛,分别溶于15mL无水乙醇,制得2-氨基芴乙醇溶液和2-溴间苯二甲醛乙醇溶液;先将2-氨基芴乙醇溶液置于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滴乙酸,再加入2-溴间苯二甲醛乙醇溶液,将三口烧瓶置于恒温水浴锅中,温度设置为45℃,磁力搅拌,氮气保护下进行反应,整个反应过程TLC点板跟踪,展开剂为体积比为6:5的二氯甲烷和石油醚的混合物,反应7小时后,点板不再有2-溴间苯二甲醛存在,停止反应,获得含2-溴间苯二甲醛缩2-氨基芴双希夫碱的溶液。
(2)将步骤(1)所得的含2-溴间苯二甲醛缩2-氨基芴双希夫碱的溶液自然冷却降至室温,减压抽滤,并不断用无水乙醇淋洗滤饼,去除多余的2-氨基芴和冰醋酸及其它杂质,将过滤后的产物进行真空干燥,制得2-溴间苯二甲醛缩2-氨基芴双希夫碱。
(3)称取2~200mg步骤(2)中制得的2-溴间苯二甲醛缩2-氨基芴希夫碱加入到1升的蒸馏水中搅拌溶解配制成水溶液,即为2-溴间苯二甲醛缩2-氨基芴双希夫碱缓蚀剂。
所述2-溴间苯二甲醛缩2-氨基芴双希夫碱的结构式为:
本发明的2-溴间苯二甲醛缩2-氨基芴双希夫碱缓蚀剂用于循环冷却水中对碳钢的防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94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见光诱导无金属参与制备酰胺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连续法合成水杨腈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