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置式转轮接力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9450.3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6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解再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3/14 | 分类号: | F03B3/14 |
代理公司: | 43251 长沙和诚容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彭庆 |
地址: | 4195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力器 受油器 旋转接头 前主轴 活塞 活塞杆 空腔 进油口 可活动 转轮接力器 活塞连接 内部设置 首尾相连 轴线方向 转轮桨叶 操作架 出油口 空心轴 外置式 侧壁 灯泡 连通 体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置式转轮接力器结构,包括前主轴,活塞杆,接力器座,活塞,接力器盖和旋转接头式受油器,所述前主轴、接力器座、接力器盖和旋转接头式受油器依次首尾相连,所述前主轴为空心轴,所述活塞杆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前主轴内部的空腔内,所述接力器座内部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的空腔,所述活塞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接力器座内部的空腔内,所述活塞杆一端与转轮桨叶的操作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位于所述活塞前后两端的接力器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旋转接头式受油器的出油口连通,利用旋转接头式受油器结构,大大缩小了受油器的外形尺寸,使得受油器体积得以在灯泡体内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置式转轮接力器结构。
背景技术
在低水头中小型水电站的开发利用中,因为轴伸贯流式水轮机采用锥形导水机构和S形弯肘管,主轴采用卧轴式布置,因此水流顺直,流场分布均匀,避免了水流拐弯形成的流速分布不均,从而导致水流损失大的问题,因此水轮机的水力效率高,加之轴伸贯流式水轮机具有单位流量大、单位转速高等许多优点,因此应用广泛。
国内已运行的轴伸贯流式水轮机多采用定桨式转轮,即水轮机转轮桨叶角度固定不变,应用在水头变化范围小的电站是可行的,但当电站的水头变化范围较大时,随着机组负荷的变化,水轮机的效率下降较快,因此定桨式转轮就不适应水头变化大的电站。
为了提高轴伸贯流式水轮机的效率,国内也有电站将转轮设计调桨式结构,也是为了满足桨叶可以随水头负荷的变化做一些调整。但最终转桨式转轮结构才是轴伸贯流式水轮机发展的方向。
一般地,轴伸贯流水轮机转轮直径D1都小于3m,因为大中型水电站多采用灯泡贯流式(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直径在2.5m以上都可以设计制造了),小型水电站多采用轴伸贯流式。而在狭小的转轮体内部布置接力器是十分困难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外置式转轮接力器结构,利用旋转接头式受油器结构,大大缩小了受油器的外形尺寸;该转轮接力器的结构直接连接水轮机的前主轴,与主轴合成一体同步运行,转轮接力器上接旋转接头式受油器,下接转轮,结构紧凑,布局合理。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置式转轮接力器结构,包括前主轴,活塞杆,接力器座,活塞,接力器盖和旋转接头式受油器,所述前主轴、接力器座、接力器盖和旋转接头式受油器依次首尾相连,所述前主轴为空心轴,所述活塞杆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前主轴内部的空腔内,所述接力器座内部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的空腔,所述活塞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接力器座内部的空腔内,所述活塞杆一端与转轮桨叶的操作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位于所述活塞前后两端的接力器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旋转接头式受油器的出油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接头式受油器包括与所述接力器盖连接的动环;通过两轴承与所述动环旋转连接的静环;与所述静环连接的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位于动环与静环之间,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连通的第一油腔、第二油腔、第三油腔;位于所述动环内分别与所述第一油腔、第二油腔、第三油腔连通的第一操作油管、第二操作油管、第三操作油管;所述第一操作油管与位于所述活塞前端的接力器座的侧壁上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三操作油管与位于所述活塞后端的接力器座的侧壁上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操作油管与所述旋转接头式受油器的保压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力器座与所述前主轴连接处设置有接力器密封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力器座与所述前主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主轴的内腔的前后两端处分别设置有导向轴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置式转轮接力器结构,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94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