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音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9581.1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4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宋陈亿;宋自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陈亿 |
主分类号: | G10D3/02 | 分类号: | G10D3/02;G10D3/10;G10D3/12;G10D3/14;G10D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2023 广东省韶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乐器 演奏 发音体 短弓 拉弓 发音 摩擦 拉弦类乐器 共鸣箱体 音乐装置 把持 指法 肩扛 平放 腿托 竖立 金属 | ||
传统拉弦类乐器的演奏,一般以肩扛、挂腰、腿托或者竖立扶持等方式把持控制乐器,用来回拉弓对弦进行摩擦,使乐器按照音律发音的方式进行演奏。演奏者不但要练就熟练拉弓和娴熟的指法,还要稳定、把控乐器才能进行演奏,无形中增加了乐器的演奏难度。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置共鸣箱体;把线、条、管等形状的金属,设为发音体;设置手持短。演奏时,乐器独立平放,演奏者手持短弓,以摩擦或者碰撞的方式,使乐器按照音律发音的一种音乐装置。本发明,以乐器的独立体形、短弓、发音体为创新,具有结构新颖,演奏方法简单等特点,为乐器创新提供新的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乐,具体是一种音乐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拉弦类乐器的演奏,一般以肩扛、挂腰、腿托或者竖立扶持等方式把持控制乐器,用来回拉弓对弦进行摩擦,使乐器按照音律发音的方式进行演奏。演奏者不但要练就熟练拉弓和娴熟的指法,还要稳定、把控乐器才能进行演奏,无形中增加了乐器的演奏难度。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置共鸣箱体;把线、条、管等形状的金属,设为发音体;设置手持短。演奏时,乐器独立平放,演奏者手持短弓,以摩擦或者碰撞的方式,使乐器按照音律发音的一种音乐装置。
本发明,以乐器的独立体形、短弓、发音体为创新,具有结构新颖,演奏方法简单等特点,为乐器创新提供新的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音乐装置,包括共鸣箱、发音体、短弓组成的一种音乐装置;所述共鸣箱,由箱体,箱体上部的固定螺杆、调节槽、调音螺杆组成;所述发音体,由线、条、管等金属体,以十二平均律为尺度,设成不同音阶的发音体;所述短弓,由弓体,弧形锯齿,尼龙线、马尾相结合,或者多组尼龙线、马尾结合相组成。在共鸣箱体设置的固定螺杆和调节螺杆上,安装发音体;演奏者手持短弓,对独立平放的乐器,以摩擦、或者碰撞乐器发音体,使乐器按照音律发音的方式进行演奏的一种音乐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音体材料为金属线、金属条、金属管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短弓,由弧形锯齿;单组或者多组尼龙线、马尾;或者尼龙线与马尾混合组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独立平放在台面上进行演奏的方式,替代传统拉弦类乐器依靠演奏者身体支撑乐器的方式进行演奏。以金属线、金属条、金属管等多种形态的金属,为发音体,替代传统的拉弦类乐器,由单一的金属丝为发音体。按照演奏需要,以尼龙线、马尾摩擦或者弧形锯齿碰撞发音发音的方式,替代传统手持长弓摩擦发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音乐装置方案一的俯视图;
图2为一种音乐装置方案一的正视图;
图3为一种音乐装置方案一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一种音乐装置方案一的左视图;
图5为一种音乐装置方案一的部件图;
图6为一种音乐装置方案的配件图;
图7为一种音乐装置方案二的俯视图;
图8为一种音乐装置方案二的正视图;
图9为一种音乐装置方案二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一种音乐装置方案二的左视图;
图11为一种音乐装置方案二的部件图;
图12为一种音乐装置方案三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陈亿,未经宋陈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95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