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久抗静电五元环-己二酸环己二醇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0100.9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1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崇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G63/688 | 分类号: | C08G63/688;C08G63/78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蕊红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己二酸 环己二醇 永久抗静电 酯化反应 共聚酯 五元环 结构改性剂 出水量 二羧酸 稳定剂 聚酯 聚醚 母液 制备 催化剂 静电耗散能力 无机盐 脂肪二元醇 氮气保护 力学性能 绿色环保 缩聚反应 出料 配比 切粒 熔体 缩聚 冷却 配置 | ||
1.一种永久抗静电五元环-己二酸环己二醇共聚酯,其特征在于,该永久抗静电五元环-己二酸环己二醇共聚酯的通式为:
其中,n=30-300。
2.一种永久抗静电五元环-己二酸环己二醇共聚酯,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原料组分:
2,5-噻吩二羧酸、脂肪二元酸、对苯二甲酸、脂肪二元醇、聚醚、结构改性剂、催化剂、稳定剂;
其中,按各原料组分重量比计算:
脂肪二元酸:2,5-噻吩二羧酸=100wt%:(0-100)wt%;2,5-噻吩二羧酸也可用2,5-呋喃二甲酸、2,5-吡咯二羧酸、对苯二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部分替代或全部替代;
二元酸:脂肪二元醇=100wt%:(120-240)wt%;
二元酸:聚醚=100wt%:(0-60)wt%;
二元酸:结构改性剂=100wt%:(0-30)wt%;
二元酸:催化剂=100wt%:(0.1-1)wt%;
二元酸:稳定剂=100wt%:(0.1-1)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久抗静电五元环-己二酸环己二醇共聚酯,其特征在于:该原料组分还包含无机盐;所述无机盐选自以下酸的碱金属盐:苯磺酸、硬脂酸、烷基磺酸系列中的一种;
按各原料组分重量比计算:
二元酸:无机盐=100wt%:(0-5)wt%。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久抗静电五元环-己二酸环己二醇共聚酯,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醚选自以下四种:
分子量为200-20000的长链脂肪醇,分子量为200-8000的丙二醇聚醚,分子量为600-4000的三羟甲基丙烷聚醚;分子量为5000-30000的聚乙烯亚胺;所述长链脂肪醇为聚乙二醇或聚丁二醇;按各原料组分重量比计算:二元酸:聚醚=100wt%:(10-25)wt%;
所述结构改性剂为5-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磺酸钠或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按各原料组分重量比计算:二元酸:结构改性剂=100wt%:(3-10)wt%;
所述脂肪二元酸选自丁二酸、己二酸、辛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按各原料组分重量比计算:二元酸:2,5-噻吩二羧酸=100wt%:(5-60)wt%;
所述脂肪二元醇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环己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按各原料组分重量比计算:二元酸:脂肪二元醇=100wt%:(120-360)wt%;
所述催化剂选自金属锑、钛、锗、铬、钴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物;按各原料组分重量比计算:二元酸:催化剂=100wt%:(0.1-0.5)wt%;
所述稳定剂选自磷酸、多磷酸及其衍生物,受阻酚类,受阻酚与磷酸、多磷酸及其衍生物的复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磷酸、多磷酸及其衍生物选自磷酸、亚磷酸、磷酸三苯酯或磷酸三乙酯;按各原料组分重量比计算:二元酸:稳定剂=100wt%:(0.1-0.5)wt%。
5.一种永久抗静电五元环-己二酸环己二醇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酯化反应:
将己二酸与2,5-噻吩二羧酸、环己二醇按质量比100wt%:(5-60)wt%:(120-360)wt%配置,同时加入2,5-噻吩二羧酸加入量的(0.1-0.5)wt%的催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7%视为酯化反应结束;2,5-噻吩二羧酸也可用2,5-呋喃二甲酸、2,5-吡咯二羧酸、对苯二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部分替代或全部替代;
2)缩聚反应:
将二元酸加入量的(3-10)wt%的结构改性剂、二元酸加入量的(0.1-0.5)wt%的稳定剂与二元酸加入量的(10-25)wt%的聚醚相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到所述聚酯母液中,进行缩聚;
3)反应结束后,熔体经氮气保护出料,冷却,切粒,干燥,得到永久抗静电五元环-己二酸环己二醇共聚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01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