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COD快速检测仪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0153.0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5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翟春;权英;张根华;崔荣静;丁建英;王熙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1/77 |
代理公司: | 32113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晓霞;何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155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暗盒 上护筒 隔板 光电倍增管 遮光板 上端面 受光面 下护筒 电源变压器 检测灵敏度 快速检测仪 试剂消耗量 电化学 步进电机 二次污染 高压模块 环境分析 硼硅玻璃 电源板 管道状 主控板 上端 暗室 盒腔 内嵌 齐平 上盖 通孔 筒腔 下端 室内 衔接 检测 检验 | ||
一种光电COD快速检测仪,属于环境分析检验技术领域。包括上暗盒、下暗盒、光电倍增管、遮光板、电源变压器、电源板、高压模块、电化学模块及主控板,所述的上暗盒具有上盖,盒腔设有隔板,上暗盒在下方设有用于连接下暗盒的上护筒,所述的隔板的通孔内嵌设硼硅玻璃,所述的下暗盒包括下护筒,下护筒设置在上护筒的下方,其上端与上护筒的下端衔接安装以使两者的筒腔共同形成管道状的暗室,所述的光电倍增管设置在暗室内且受光面与上护筒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的遮光板设置在上暗盒的隔板和上护筒的上端面之间,遮光板配设有步进电机。优点:极大地降低试剂消耗量,降低检测成本和避免二次污染;检测灵敏度高;能保护光电倍增管的受光面不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分析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电COD快速检测仪。
背景技术
化学需氧量(以下简称COD)是水质监测中表征还原性无机和有机物的常测项目,反映了水体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测定COD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是以各种化学反应为基础,物理法则主要是分光光度法。化学法中,常见的操作是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或重铬酸钾氧化法,再配合滴定或分光光度法来进行检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8918443A介绍的“一种一体化便携式水质COD检测装置”,其样品经过消解后通过光谱测量单元来得出所测水样的COD值。然而,经实际验证,上述提及的仪器在COD检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分析时间长,加热单元能耗高,并且还因需要消耗大量的浓硫酸而存在安全隐患,此外,为了消除水中氯离子的干扰,往往还需加入毒性很大的硫酸汞进行掩蔽,进而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近几年,基于电化学方法的COD检测装置或方法因检测速度快、试剂用量较少等优点而逐渐成为领域内的热点。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6645326A提及的“一种无毒快速的COD检测方法”,其利用电极产生自由基,然后检测电极电流的消耗量;又如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639459B公开的“检测水体化学需氧量的方法及装置”,其采用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作为检测电极,利用电化学方法产生羟基自由基来氧化水体中的有机会;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562879U涉及的“一种便携式COD检测仪”,其利用二氧化铅等电极产生羟基自由基以氧化水体中有机物。还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6292201U公布的“一种基于光催化技术的COD检测装置”,其利用紫外光辅助氧化并通过氧电极来检测溶氧量变化。但,在上述这些COD检测的过程中,均存在因电极产生羟基自由基不稳定而导致的检测不稳定的问题。物理法中,较为常用的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其原理是基于水样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COD之间的相关性。如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0408998C提及的“COD在线检测方法及仪器”,其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计算拟合出COD值,虽然能够提高检测精度,但这些方法和仪器不但需要体积大、发热大、能耗高的紫外光源,而且水体中还存在许多紫外光源难以检测的还原性无机物和有机物,如许多糖类,包括淀粉在常见的水溶液中就难以直接被紫外光源检测到。因此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是有诸多限制的。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COD快速检测仪,能够解决现有的COD检测技术中样品和反应试剂消耗大、过程繁琐、检测周期长、检测仪器能耗高且检测对象受限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01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