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自动弹出的接插头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0551.2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1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段春艳;赖华景;许继源;辛少权;李颖;冯泽君;陈潇跃;连佳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H01R13/633;H01R24/00;B60L53/16 |
代理公司: | 44307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范建国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插头 插头锁 公头 母头 插接配合 储能机构 锁扣槽 插杆 受热 插接头 弹开 火灾 插接公头 弹性形变 热变形件 脱开 弹出 卡扣 变形 概率 脱离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温自动弹出的接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接插头公头和接插头母头,所述接插头公头的一端设有插头锁扣和插杆,对应的所述接插头母头上设有与所述插头锁扣相互卡扣的锁扣槽和与所述插杆插接配合的储能机构,所述插头锁扣为热变形件,受热时与所述锁扣槽脱开,所述储能机构为弹性形变件,用来推动所述插杆使所述接插头公头和所述接插头母头弹开。插接头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插接头公头和接插头母头,插接公头的插头锁扣受热后变形使得插头锁扣脱离接插头母头的锁扣槽后储能机构将接插头公头弹开,有效降低火灾的损失,减少火灾蔓延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自动弹出的接插头。
背景技术
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每年我国共接报火灾约35万起,造成死亡人数约1500人,直接财产损失高达40亿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由于电气原因引起的,而电线短路、电线老化、接触不良、线路漏电、电缆起火都是发生火灾的主要诱因,而电气引起的火灾,都会先导致电气中某条电路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足以融化电线的绝缘层时,绝缘层便会着火,通过电线开始蔓延火灾。一根细细的电线已经成为人们的隐形杀手。
目前,在电气方面的设计中,针对电线短路、接触不良、线路漏电等情况,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已经非常非常多,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空气开关、电子产品、电动车,工业中的工业设备、供电电路都具备短路、过载隔离等功能。但是我们往往发现,当电气原因出现时断开供电电路,出现问题的电气部位均已经着火。虽然能够解决短路、过载的问题,但是产生火灾后的火情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现有技术的插头都是通过人为去插拨,当火灾来临时火源沿着电线燃烧造成连带伤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自动弹出的接插头。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自动弹出的接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接插头公头和接插头母头,所述接插头公头的一端设有插头锁扣和插杆,对应的所述接插头母头上设有与所述插头锁扣相互卡扣的锁扣槽和与所述插杆插接配合的储能机构,所述插头锁扣为热变形件,受热时与所述锁扣槽脱开,所述储能机构为弹性形变件,用来推动所述插杆使所述接插头公头和所述接插头母头弹开。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接插头母头上设有储能机构安装槽,所述弹性形变件安装在所述储能机构安装槽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储能机构安装槽和所述插杆为相互配合的环形件,在所述储能机构安装槽内设有母头插孔,在所述插杆内设有与所述母头插孔配合的公头插柱,所述接插头公头和所述接插头母头通过所述母头插孔和所述公头插柱电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弹性形变件为弹簧、弹性波纹管或高分子弹性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储能机构安装槽突出设置在所述接插母头上,所述锁扣槽为设置在所述储能机构安装槽外侧的至少两个;所述插头锁扣和所述插杆突出设置在所述接插头公头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插头锁扣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的金属件一和金属件二,所述金属件一和所述金属件二具有不同的受热伸长值,从而使所述插头锁扣在受热时向一侧弯曲。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金属件一的两端与所述金属件二的两端通过焊接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插头锁扣为记忆金属件,在达到记忆金属件的形变温度时,所述插头锁扣自动变形脱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插接头应用在工厂供电线路或电动车充电线路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05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