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首件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0634.1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8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党;刘宏伟;康佳蕾;林世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广东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11315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南霆 |
地址: | 516229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系统 预设 物联网技术 测量数据 产品本体 检测结果 溯源 物联网模块 处理终端 检测报告 可追溯性 控制模块 数据记录 数字电桥 系统误差 自动生成 上传 外接 录入 出错 真实性 查找 检测 评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首件检测系统,属于首件检测系统领域,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首件检测系统,本系统通过BOM清单模块和PCB控制模块自动生成首件检测报告,外接LCR数字电桥,测量数据直接上传系统,避免人工录入出错,同时技术人员无法对测量数据进行更改,确保数据记录的真实性与可追溯性,在对处理终端对数据进行处理时,技术人员会设置预设范围,并在预设范围内设置平均值,利用平均值对检测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快速找到部分检测结果均位于预设范围内但明显存在系统误差的产品本体,大幅增加首件检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物联网模块实现产品本体的溯源查找,可以快速溯源找到第一责任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首件检测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首件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首件检验也称为“首件检测制”,是指在生产开始时或工序因素调整后,对制造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即在设备或制造工序发生任何变化,以及每个工作班次开始加工前,都要严格进行首件检验。长期实践经验证明,首件检测制是一项尽早发现问题、防止产品成批报废的有效措施。通过首件检验,可以发现诸如工夹具严重磨损或安装定位错误、测量仪器精度变差、看错图纸、投料或配方错误等系统性原因存在,从而采取纠正或改进措施,以防止批次性不合格品发生,首件: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工装、机床的调整、工装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
首件检验一般采用“三检制”的办法,即操作工人实行自检,班组长或质量员进行复检,检验员进行专检。首件检验后是否合格,最后应得到专职检验人员的认可,检验员对检验合格的首件产品,应打上规定的标记,并保持到本班或一批产品加工完了为止。
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缩写:IoT)是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传统的首件检测方式存在耗用时间长、人力成本高、过程不可靠且难以追溯等难题,严重影响产品的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首件检测系统,它可以实现打破传统的测试方式,大幅提升首件检测工作效率,减小检测过程发生漏测的可能,并且实现检测过程方便快捷且可追溯,大幅节省人力和降低成本。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首件检测系统,包括自动化生产车床,所述自动化生产车床信号连接有LCR数字电桥,所述LCR数字电桥信号连接有处理终端,所述处理终端信号连接有云端存储器,所述云端存储器信号连接有物联网模块,且物联网模块与自动化生产车床信号连接,所述物联网模块信号连接有产品本体,且产品本体为自动化生产车床生产制得,所述处理终端分别信号连接有显示终端、警报终端和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由生产线技术人员随身携带,可以实现打破传统的测试方式,大幅提升首件检测工作效率,减小检测过程发生漏测的可能,并且实现检测过程方便快捷且可追溯,大幅节省人力和降低成。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终端包括BOM清单模块和PCB控制模块,所述BOM清单模块与云端存储器、显示终端和移动终端信号连接,所述PCB控制模块与云端存储器、警报终端和移动终端信号连接,本系统通过BOM清单模块、PCB控制模块自动生成首件检测报告。
进一步的,所述PCB控制模块由技术人员预先输入多项检查结果的预设范围,其中产品本体首件检测的数值均位于预设范围之内时,产品本体的首件检测结果为正常,当产品本体首件检测的数值超过一个位于预设范围时,产品本体的首件检测结果为检测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广东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广东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06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