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隔热结构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1184.8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0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陶金;吕金光;梁静秋;王惟彪;秦余欣;王浩冰;王家先;赵永周;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H9/02 | 分类号: | H03H9/02;H03H9/05;H03H9/17;H03H3/02 |
代理公司: | 22214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宁晓丹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电极 隔热结构 压电层 制备 基底 顶电极 牺牲层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微机电系统技术 传感灵敏度 腐蚀牺牲层 红外探测器 凹槽底面 红外辐射 连接基 响应度 正投影 隔热 减小 热导 填充 | ||
1.具有隔热结构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4)、隔热结构(6)、底电极(3)、压电层(2)和顶电极(1),所述基底(4)上设有凹槽(5),所述底电极(3)通过隔热结构(6)连接基底(4),底电极(3)位于凹槽(5)的上方,底电极(3)在凹槽(5)底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在凹槽(5)底面上,所述压电层(2)位于底电极(3)上,所述顶电极(1)位于压电层(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热结构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底面面积大于底电极(3)底面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热结构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结构(6)通过连接底电极(3)的侧面边缘实现底电极(3)与基底(4)的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隔热结构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电极(3)在凹槽(5)底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全部落在凹槽(5)底面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隔热结构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结构(6)和底电极(3)的材料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热结构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结构(6)通过连接底电极(3)下表面实现底电极(3)与基底(4)的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隔热结构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电极(3)在凹槽(5)底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全部落在凹槽(5)底面上。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隔热结构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基底(4);
S2、在基底(4)上制备凹槽(5);
S3、利用牺牲层(8)材料填充凹槽(5)得到初始牺牲层(7),所述初始牺牲层(7)的厚度大于凹槽(5)的深度;
S4、磨平基底(4)上表面和初始牺牲层(7)上表面,得到牺牲层(8),所述牺牲层(8)上表面和基底(4)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S5、在牺牲层(8)上制备底电极(3)和隔热结构(6);
S6、在底电极(3)上制备压电层(2);
S7、在压电层(2)上制备顶电极(1);
S8、腐蚀牺牲层(8),重新得到凹槽(5),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制备完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隔热结构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的具体过程为: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牺牲层(8)上同时制备隔热结构(6)和底电极(3),所述隔热结构(6)和底电极(3)的材料相同,均采用Mo、W、Al、Pt或Ni。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隔热结构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的具体过程为: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牺牲层(8)上制备隔热结构(6),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隔热结构(6)上制备底电极(3);所述隔热结构(6)采用氮化硅、氮化铝或者氧化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118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
- 下一篇:一种滤波器的新型封装结构和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