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脏病大数据知识图谱系统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1236.1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9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琦;周翔鸿;何婧婧;姚怡君;葛玲玲;吴铸衡;李登;陈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36 | 分类号: | G06F16/36;G06F16/35;G06F16/33;G06F16/31;G16H7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韦海英 |
地址: | 61004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脏病 数据 知识 图谱 系统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心脏病大数据知识图谱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心脏病基础数据,获取基础知识库;
S2、将基础知识库的数据进行分类与联系,获取初始数据;
S3、通过RNN神经网络对初始数据进行数据抽取,获取每条知识的实体、属性和关系,得到量化医学数据;
S4、根据Dice系数法和Canopy算法,将量化医学数据整合,获取标准知识数据;
S5、根据标准知识数据,获取知识图谱,构建知识图谱系统,并建立知识图谱系统的高速查询接口;
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对基础知识库中知识数据的总数进行统计,并计算最小支持度计数;
S2.2、依次判断每条知识数据的计数是否满足最小支持度,并将满足最小支持度的知识数据输出,得到若干频繁1项集;
S2.3、读取频繁k-1项集,根据剪枝算法产生频繁k项集,并计算频繁k项集的计数,k≥2;
S2.4、判断频繁k项集的计数是否满足最小支持度,若是则令k的计数值加1,并返回步骤S2.3,若否则输出频繁k项集;
S2.5、遍历所有频繁1项集,获取若干频繁k项集,得到初始化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脏病大数据知识图谱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分步骤:
S3.1、将初始化数据的每条数据进行数字化,得到实体;
S3.2、根据NLP技术,通过RNN神经网络抽取实体的属性和关系;
S3.3、将实体、属性和关系整合,得到量化医学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脏病大数据知识图谱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分步骤:
S4.1、将量化医学数据中文本进行语法正规化和符号正规化,得到统一格式的文本;
S4.2、利用Hash函数对Canopy算法进行分块;
S4.3、根据Dice系数法对文本进行相似度计算,得到属性相似度;
S4.4、根据属性相似度,通过Canopy算法获取实体相似度;
S4.5、根据实体相似度,依次判断两个实体是否为相同,并将相同的实体整合为一个实体,得到标准知识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脏病大数据知识图谱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3中根据Dice系数法对文本进行相似度计算的公式为:
其中,S为一个随机文本数据的属性,T为另一个随机文本数据的属性,SimDice(S,T)表示文本相似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脏病大数据知识图谱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分步骤:
S5.1、根据标准知识数据中的知识节点,建立每个知识节点的知识图谱,将知识节点之间通过关系连接;
S5.2、将知识图谱整合,得到图数据库,并建立高速查询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脏病大数据知识图谱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知识节点包含其属性,使用高速查询接口查询实体时,通过关系即可读取其相关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12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知识图谱构建方法、装置及存储设备
- 下一篇:一种媒体特征的比对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