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天然地震波形的活跃断层结构成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1700.7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8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叶;张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11021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梦圆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逆时 成像条件 弹性波场 断层结构 不连续 地震波 纵波场 震源 横波 减小 空间分辨率 地震 成像噪声 地震波场 精细结构 能量聚焦 数据噪声 天然地震 震源位置 弹性波 断层带 互相关 零延时 相干性 信噪比 有效地 波场 场解 解耦 四维 重构 三维 破裂 刻画 分组 地下 传播 转化 研究 | ||
1.一种基于天然地震波形的活跃断层结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地震波弹性波场进行逆时重构;
对地震波弹性波场进行纵波场和横波场解耦分离;以及
对解耦的纵波场和横波场实施零延时互相关成像条件,将四维的反传波场转化成介质中不连续结构的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地震波弹性波场进行逆时重构包括:
地震波场D为:D(Xr,t)=S(Xs,t)G(Xr,Xs,t)
其中,t表示时间,S表示震源时间函数,G表示格林函数,Xr表示地震台站在三维介质中的位置,Xr=(xr,yr,zr),xr和yr表示地震台站在水平方向的坐标,单位为米,zr表示地震台站在深度方向的坐标,单位为米,Xs表示地震事件在三维介质中的位置,Xs=(xs,ys,zs),xs和ys表示地震事件在水平方向的坐标,单位为米,zs表示地震事件在深度方向的坐标,单位为米;
以地震波场D为初始条件,根据该地区的平滑速度模型沿着时间的反方向传播地震波场,即对波场进行逆时重构,得到逆推波场W:
其中,t表示时间,i表示第i个台站,G*为格林函数的共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地震波弹性波场进行纵波场和横波场解耦分离包括:
采用取散度和取旋度的方法来解耦分离纵、横波场:
其中,λ和μ表示拉梅系数,表示求散度,表示取旋度,u表示弹性波场,P表示解耦的纵波,S表示解耦的横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解耦的纵波场和横波场实施零延时互相关成像条件,将四维的反传波场转化成介质中不连续结构的成像包括:
采用取散度和取旋度的方法进行纵、横波场解耦后,对解耦的纵波P和横波S实施零延时互相关成像条件,将四维的反传波场转化成地下介质中不连续结构的成像IPS:
IPS(X)=∑t(∑iPi(X,t)∑iSi(X,t))
其中,∑iPi(X,t)和∑iSi(X,t)是所有台站的反传弹性波场解耦得到的纵、横波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解耦的纵波场和横波场实施零延时互相关成像条件,将四维的反传波场转化成介质中不连续结构的成像,包括:
分组成像条件将地震台站进行分组,以不同组的被动源地震记录为初始条件,得到多个反传波场,然后利用不同组的波场之间的相干性对介质结构进行成像,对应的公式如下:
其中,gi表示第i组台站,Π表示相乘,和是第i组反传弹性波场解耦得到的纵、横波场,IPS是地下介质中不连续结构的成像,t表示时间,X表示三维空间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17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