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鱼类疾病的萜类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1853.1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1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飞;余庆;刘明珠;肖贺贺;吴思婷;德蒂·费兹瑞恩赛亚·普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K31/122;A61P3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付静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疾病 抑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鱼类疾病的萜类抑制剂:其组分包括异莪术醇、莪术二酮和莪术烯醇中的至少一种;按照质量比计算,莪术醇:莪术二酮:莪术烯醇=0–8:0–1.5:0–1.5。本发明提供的抗鱼类病毒的萜类抑制剂能够安全、高效地预防和抑制石斑鱼虹彩病毒,并且符合绿色无公害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能够促进水产业的高质化生态养殖,带来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动物疾病防治领域,具体地,设计一种抗鱼类疾病的萜类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迅猛发展,《201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76万亿元,其中海洋渔业经济在海洋经济中占比超过17.8%。石斑鱼肉质细腻,营养丰富,作为我国华南地区最大宗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在活海鲜市场中的经济价值极高。然而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各种养殖病害的频频爆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其中,石斑鱼虹彩病毒被称为“海洋口蹄疫”,其所导致的鱼病致死率极高,是导致石斑鱼发病的主要病毒性病原。然而目前针对石斑鱼虹彩病毒病尚无市场化的有效抗病毒药物,石斑鱼养殖业正处于无药可用的困局。因此亟需开拓新的思路研发高效抗病毒药物,用于石斑鱼养殖中虹彩病毒病的防控治疗。
近年来,从药用植物中寻找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天然活性成分,已成为国内外开发新型植物源药物的研究热点。我国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使用历史悠久,从药用植物中筛选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药用植物含有众多天然活性化学成分,主要包含萜类化合物类、皂苷类、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等,其活性化学成分具有结构多样化、生物活性多样化的特点,能通过破坏病毒结构的完整性,影响病毒的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的合成,或者激活鱼体的免疫系统来发挥抗病毒作用。深入系统地研究水产用药用植物将能够有效解决抗生素等化学药物所造成的耐药性和药残问题,是实现绿色无公害、高效防病、水产高质化生态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鱼类疾病的萜类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有效地防治石斑鱼虹彩病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抗鱼类疾病的萜类抑制剂:其组分包括异莪术醇、莪术二酮和莪术烯醇中的至少一种;按照质量比计算,莪术醇:莪术二酮:莪术烯醇=0–8:0–1.5:0–1.5。
优选地,所述组分包括异莪术醇、莪术二酮和莪术烯醇;按照所述质量比计算,莪术醇:莪术二酮:莪术烯醇=2–8:0.5–1:0.5–1。
优选地,组分中的莪术醇、莪术二酮和莪术烯醇的质量比为:莪术醇:莪术二酮:莪术烯醇=2:1: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上述抗鱼类病毒的萜类抑制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植物源的莪术醇、植物源的莪术二酮和植物源的莪术烯醇,按照所述质量比,配制而成。
优选地,选取金银花、杜仲、冬葵果、蒲公英、丹参、红花和川穹中的一种作为所述植物源,提取所述莪术醇;选取金银花、杜仲、冬葵果、蒲公英、丹参、红花和川穹中的一种作为所述植物源,提取所述莪术二酮;选取金银花、杜仲、冬葵果、蒲公英、丹参、红花和川穹中的一种作为所述植物源,提取所述莪术烯醇。
优选地,以金银花作为所述植物源,分别提取所述莪术醇、所述莪术二酮和所述莪术烯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复合配方制剂:以上述抗鱼类病毒的萜类抑制剂作为活性成分,用于预防和/抑制虹彩病毒。
优选地,虹彩病毒为石斑鱼虹彩病毒。
优选地,萜类抑制剂的浓度为125–500μg/mL。
优选地,萜类抑制剂的浓度为500μ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未经广西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18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