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仙后水母人工繁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1935.6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0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军;孙婷婷;王方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20 | 分类号: | A01K61/20;A01K63/04;A23K10/20;A23K50/8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马国冉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母 人工 繁育 方法 | ||
1.一种仙后水母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捕获种源,选配种源,饲喂换水,浮浪幼体培养,螅状幼体培养,自由游泳繁殖体附着、变态、生长培养,无性生殖管理的步骤;且所述步骤具体为:
(1)捕获种源:在仙后水母分布的自然海水水体中,捕获伞径大于10cm,状态良好的成体仙后水母待用;
(2)选配种源:在步骤(1)获得的所述成体仙后水母中选择伞径为10cm-15cm,状态良好,个体完整且性腺明显可见的成体仙后水母作为种源;之后按一定雌雄比例将所述种源移入盐度30-34‰、温度24-28℃、pH8.0-8.1、水体溶氧5.0-8.0mg/L的过滤海水中,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混养;
(3)饲喂换水:在所述混养过程中,投喂人工孵化的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salina,每日1-2次,至仙后水母性腺发育成熟;同时,每1-3天更换1次所述过滤海水;
(4)浮浪幼体培养:仙后水母性腺发育成熟后,成熟的仙后水母释放精子进入雌性胃循环腔内进行体内受精,受精卵发育成浮浪幼体;之后将所述浮浪幼体培养于25℃光照培养箱的培养瓶内,并控制培养条件为海水盐度30-34‰、pH8.0-8.1;培养1周内所述浮浪幼体附着于培养瓶内,变态发育为螅状幼体;
(5)螅状幼体培养:所述螅状幼体无光培养于25℃光照培养箱,并控制培养条件为海水盐度30-34‰、pH8.0-8.1;同时,每天喂食人工孵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每次喂食2-3h后,在解剖镜下完成过滤海水的更换,刺激所述螅状幼体产生自由游泳繁殖体,并挑取所述自由游泳繁殖体进行后续步骤;
(6)自由游泳繁殖体附着、变态、生长培养:将挑取的所述自由游泳繁殖体置于6孔eppendorf塑料培养板中,每孔2-3只,并在每孔中加入一种自由游泳繁殖体附着及变态诱导多肽,诱导所述自由游泳繁殖体附着、变态;所述培养板无光培养于25℃光照培养箱,并控制培养条件为海水盐度30-34‰、pH8.0-8.1,培养1-2天后,完成附着,并长出16个触手,即获得新的仙后水母螅状幼体;
(7)无性生殖管理:控制所述新的仙后水母螅状幼体的培养条件及食物条件,对其进行生长及无性生殖管理,可获得生长良好且可繁殖产生自由游泳繁殖体的螅状幼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仙后水母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仙后水母为仙水母科Cassioidae的仙后水母Cassiopea xamachan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仙后水母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自由游泳繁殖体附着及变态诱导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Dansyl-Gly Pro Gly Gly Pro Ala,如SEQ ID No.1所示;其中第一个氨基酸Gly是经Dansyl丹磺酰修饰的甘氨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仙后水母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诱导过程使用的所述自由游泳繁殖体附着及变态诱导多肽的浓度为5-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仙后水母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生长及无性生殖管理的具体方法为,在20-25℃,海水盐度30-34‰,每周两次投喂、每次每只仙后水母螅状幼体摄食5只卤虫无节幼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仙后水母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新产生的自由游泳繁殖体重复步骤(6)和(7),可持续产生大量生长良好且可繁殖产生自由游泳繁殖体的仙后水母螅状幼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19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