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扭转与折叠的仿生扑翼驱动机构的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2481.4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6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青;孟祥瑞;李渊博;高江鑫;张锐;宣建林;宋笔锋;薛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扭转 折叠 仿生 驱动 机构 方法 | ||
1.一种主动扭转与折叠的仿生扑翼驱动机构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主动扭转与折叠的仿生扑翼驱动机构包括:机架(100)、左扑翼驱动机构(200)和右扑翼驱动机构(300);所述左扑翼驱动机构(200)和所述右扑翼驱动机构(300)对称安装于所述机架(100)的左右两侧;
所述左扑翼驱动机构(200)和所述右扑翼驱动机构(300)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电机、齿轮(A2)、齿轮轴(A3)、前曲柄摇臂机构(A4)、后曲柄摇臂机构(A5)、前梁(A6)和后梁(A7);所述齿轮(A2)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所述齿轮(A2)的中心固定安装所述齿轮轴(A3),所述齿轮轴(A3)的前端安装所述前曲柄摇臂机构(A4),所述前曲柄摇臂机构(A4)与所述前梁(A6)的一端铰接,所述齿轮轴(A3)旋转时,通过所述前曲柄摇臂机构(A4)驱动所述前梁(A6)进行扑动和折叠运动;所述齿轮轴(A3)的后端安装所述后曲柄摇臂机构(A5),所述后曲柄摇臂机构(A5)与所述后梁(A7)的一端铰接,当所述齿轮轴(A3)旋转时,同步通过所述后曲柄摇臂机构(A5)驱动所述后梁(A7)进行扑动和折叠运动;所述后曲柄摇臂机构(A5)和所述前曲柄摇臂机构(A4)在初始时存在相位差,导致扑动过程中,所述前梁(A6)和所述后梁(A7)沿前后方向的投影并不平行,进而产生前后方向的扭转效果,通过调整所述相位差的大小,进而主动控制所述前梁(A6)和所述后梁(A7)产生扭转运动的幅度;
其中,所述前曲柄摇臂机构(A4)和所述后曲柄摇臂机构(A5)的结构相同,所述前梁(A6)和所述后梁(A7)的结构相同;
其中,所述前曲柄摇臂机构(A4)包括:前曲柄(A41)和前摇臂(A42);所述前梁(A6)包括第一前梁内段(A61)、第二前梁内段(A62)和前梁外段(A63);
所述前曲柄(A41)的一端与所述齿轮轴(A3)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前曲柄(A41)的另一端与所述前摇臂(A42)的一端铰接;所述前摇臂(A42)的另一端沿前摇臂轴向分别设定第一铰接点(B1)和第二铰接点(B2);
所述前梁外段(A63)的左端具有L形部,所述L形部包括与所述前梁外段(A63)的轴向同轴的水平部(A631)、与所述水平部(A631)垂直的垂直部(A632);在所述垂直部(A632)上设定第三铰接点(B3)和第四铰接点(B4);所述第三铰接点(B3)到所述第四铰接点(B4)的距离,与所述第一铰接点(B1)到所述第二铰接点(B2)的距离相等;
所述第一前梁内段(A61)的左端与所述第一铰接点(B1)铰接,所述第一前梁内段(A61)的右端与所述第三铰接点(B3)铰接;所述第二前梁内段(A62)的左端与所述第二铰接点(B2)铰接,所述第二前梁内段(A62)的右端与所述第四铰接点(B4)铰接;
所述垂直部(A632)的所述第三铰接点(B3)到所述第四铰接点(B4)的部位形成右杆;所述前摇臂(A42)的第二铰接点(B2)到第一铰接点(B1)的部位形成左杆;
所述第一前梁内段(A61)、所述右杆、第二前梁内段(A62)、所述左杆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同时,所述第一前梁内段(A61)还与所述机架(100)通过转轴(C1)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C1)与所述第一前梁内段(A61)的装配点,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点(B1)和所述第三铰接点(B3)之间,通过所述转轴(C1),限制所述第一前梁内段(A61)只能绕所述转轴(C1)转动;
当所述前摇臂(A42)在所述前曲柄(A41)的带动下进行往复运动时,由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形成,以及所述转轴(C1)的作用,使所述第一前梁内段(A61)绕所述转轴(C1)进行扑动运动,所述第二前梁内段(A62)与所述第一前梁内段(A61)始终平行,所述第二前梁内段(A62)同步进行扑动运动;同时,在一个周期中,由于所述前摇臂(A42)和所述第一前梁内段(A61)之间的夹角的变化,导致所述第二前梁内段(A62)相对于所述第一前梁内段(A61)会进行梁轴向的运动,当所述第二前梁内段(A62)右端位于所述第一前梁内段(A61)右端的右侧时,推动所述前梁外段(A63)向上抬起,形成向上折叠的状态;当所述第二前梁内段(A62)右端位于所述第一前梁内段(A61)右端的左侧时,拉动所述前梁外段(A63)向下倾斜,形成向下折叠的状态,因此,所述前梁(A6)在扑动的过程中,在不同的扑动位置,驱动所述前梁外段(A63)进行不同方向的折叠;
主动扭转与折叠的仿生扑翼驱动机构的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电机驱动左扑翼驱动机构(200)的齿轮和右扑翼驱动机构(300)的齿轮进行相向方向的旋转,从而通过左扑翼驱动机构(200)带动左扑翼进行扑动动作,通过右扑翼驱动机构(300)带动右扑翼进行扑动动作,并且,左扑翼和右扑翼同步对称的进行扑动;
步骤2,左扑翼和右扑翼在进行扑动过程中,均同时进行扑翼扭转动作和扑翼折叠动作;
其中,扑翼扭转动作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步骤2.1,初始时,使前曲柄摇臂机构(A4)和后曲柄摇臂机构(A5)具有一定的相位差,即:前曲柄摇臂机构(A4)的前曲柄(A41)、与后曲柄摇臂机构(A5)的后曲柄具有一定的夹角;
步骤2.2,然后,电机带动齿轮旋转时,齿轮通过齿轮轴(A3)带动前曲柄摇臂机构(A4)和后曲柄摇臂机构(A5)同步动作;通过前曲柄摇臂机构(A4)驱动前梁(A6)进行扑动,通过后曲柄摇臂机构(A5)驱动后梁进行扑动;由于前曲柄摇臂机构(A4)和后曲柄摇臂机构(A5)具有相位差,因此,前梁(A6)和后梁存在相应的相位差,并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中,由此使前梁(A6)和后梁之间的扑翼产生扭转动作;
扑翼折叠动作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扑翼扑动过程中,对于前梁(A6),包括第一前梁内段(A61)、第二前梁内段(A62)和前梁外段(A63);其中,第一前梁内段(A61)和第二前梁内段(A62)均与前梁外段(A63)的一端铰接,第一前梁内段(A61)和第二前梁内段(A62)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该平行四边形机构扑动到不同位置时,驱动前梁外段(A63)向上折叠或向下折叠,进而实现前梁(A6)折叠效果;后梁(A7)和前梁(A6)的折叠原理相同,进而实现后梁(A7)和前梁(A6)形成的扑翼的折叠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24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鸟小型扑翼飞行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扇翼飞行器应急扇翼转速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