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可拆卸焚烧炉炉体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2494.1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9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秦海燕;陈纪赛;孙春霞;郭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F23G5/44;F27D1/04;F27D1/18 |
代理公司: | 32102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姚姣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0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部 隔热板 炉体 右侧板部 左侧板部 背板部 顶板部 前板部 体内 焚烧炉炉体 凹凸对接 可拆卸式 炉体外壁 人身安全 双层钢板 有效控制 补氧孔 第一层 钢板网 进风口 可拆卸 四角处 底砖 堆砌 供氧 夹壁 角板 空冷 平整 铺设 燃烧 | ||
一种小型可拆卸焚烧炉炉体,包括前板部装、右侧板部装、左侧板部装、背板部装及底板部装,各部装之间相连构成炉体,各部装均为带夹壁空冷层的双层钢板,底板部装上设置钢板网,炉体内安装隔热板,隔热板沿炉体四周及底部平整布置,炉体内安装炉体凹凸对接式底砖,其上依次堆砌第一层侧砖和第二层侧砖,第二层侧砖的顶部铺设顶砖及喉砖,顶砖和喉砖上放置隔热板,隔热板上布置顶板部装,顶板部装的四角处设有角板,底板部装的四角设有进风口,前板部装、右侧板部装、左侧板部装、背板部装及底板部装上设有补氧孔。该设备采用可拆卸式炉体,具有供氧足、燃烧效果好的优点,并能有效控制炉体外壁温度始终保持高于环境温度20℃‑60℃内,确保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可拆卸焚烧炉炉体。
背景技术
传统的小型焚烧炉炉体采用整体浇注炉膛,中间不设置隔热材料或设置硅酸铝质制品,外层为碳素钢钢板焊接制成。
传统的小型焚烧炉的炉膛为不可拆卸式。该种炉体的最大的缺点在于:一旦炉体内部耐火砖出现裂纹、剥落或需要移动炉体、局部维修时非常麻烦。主要原因是耐火砖局部有裂纹、剥落等损坏,修补后需要整体重新烘炉,维护周期长、设备重量重,给吊装、维修都带来不便。另外,若不在炉体内层与外层之间设置隔热材料,其整体浇注的炉膛通常非常厚,成本、重量都有所上升。若在炉体内层与外层之间设置夹层填充硅酸铝质制品,相比较而言,从成本、重量上都下降很多,且导热率低、耐热性好,但硅酸铝纤维制品抗压抗折力比较差,生产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影响环境。另外,这几种焚烧炉炉体外炉壁温度都不容易控制,尤其是经炉体中心区辐射的炉壁温度通常较高,人体触摸时能明显感到发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小型可拆卸焚烧炉炉体,采用可拆卸式炉体,具有供氧足、燃烧效果好的优点,同时,能有效控制炉体外壁温度始终保持高于环境温度20℃-60℃内,确保人身安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可拆卸焚烧炉炉体,包括前板部装(3)、右侧板部装(4)、左侧板部装(13)、背板部装(26)及底板部装(23),各部装之间相连构成炉体,各部装均为带夹壁空冷层的双层钢板,底板部装(23)上设置钢板网(24),炉体内安装隔热板(18),隔热板(18)沿炉体四周及底部平整布置,炉体底部安装炉体凹凸对接式底砖(15),其上依次堆砌第一层侧砖(16)和第二层侧砖(19),第二层侧砖(19)的顶部铺设顶砖(20)及喉砖(21),顶砖(20)和喉砖(21)上放置隔热板(18),隔热板(18)上布置顶板部装(9),顶板部装(9)的四角处设有角板(8),底板部装(23)的四角设有进风口,前板部装(3)、右侧板部装(4)、左侧板部装(13)、背板部装(26)及底板部装(23)上设有补氧孔(22)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炉体的顶部设有烟气出口,烟气出口的法兰(25)与烟气管路对接,炉体上还设有燃烧器接口(17)和垃圾投料口(12)。
进一步的,炉体上通过螺栓(5)、螺母(6)及垫片(7)安装电控箱安装支架(10)。
进一步的,底板部装(23)焊接支撑座(2),支撑座(2)上连接万向轮(1)。
进一步的,炉体的顶部设有吊耳(11)。
进一步的,炉体前板部装(3)上设有垃圾投料口(12),垃圾投料口(12)处设有垃圾加料门,垃圾加料门包括内门和外门,内门由耐热不锈钢门框盖板(35)、耐热泥浇注料(36)、黄纸板(37)、锚筋(38)、陶瓷纤维机制板(39)和耐热不锈钢内门板(40)构成,耐热不锈钢内门板(40)焊接锚筋(38),再在其上铺设陶瓷纤维机制板(39),装上不锈钢门框盖板(35),内门框成型后,在门框中间放置并固定黄纸板(37),将预制的耐火泥浇筑料(36)均匀夯入门框,外门上设有铰链(31)、观察孔(33)和观察孔把手(34);内门与外门之间通过螺栓、盖形螺母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24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