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传感器温度冲击试验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2600.6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0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范子春;杨孝东;严月华;蔡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迦锐自动化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5/00 | 分类号: | G01K15/00 |
代理公司: | 11297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龚家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水槽 马弗炉 炉门 温度冲击试验 温度传感器 温度测试 水箱 汽车零部件检测 测试 背面固定 旋转台 循环泵 隔热 穿入 样件 拆卸 替换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温度传感器温度冲击试验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冷却水槽,冷却水槽下方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箱,水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泵,冷却水槽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旋转台。该温度传感器温度冲击试验设备,通过设置有马弗炉,通过马弗炉的设置能够使得该测试温度的范围能够实现特定温度之内的任意变化,从而为温度测试提供了随意改变的温度测试范围,另外该马弗炉的炉门将标准的炉门拆卸替换成非标的炉门,能够方便对于样件进行穿入测试,同时能够进行隔热,使得操作的环境更加的舒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温度传感器温度冲击试验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机动车排放标准进入了国6时代,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升级,倒逼生产厂家在尾气排放管中安装温度传感器,以把尾气温度的数据传给控制系统,使发动机调整工作状态,满足新的排放标准。
排气温度传感器为终身寿命设计,即在汽车的全寿命周期中不更换,意味着该产品的使用寿命是各整车厂对零部件供应商的基本要求。根据排气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工况载荷与结构工艺,可以预测出一种非常容易发生的失效方式,即传感源与内部填充材料分离,导致温度无法从外界传入传感源附近,造成响应时间或是精度无法满足要求。该失效形式主要是由于各种材料的受温度体积变化率不同导致的,温度冲击试验非常容易暴露这个问题,所以,开发阶段中,整车厂都要求零部件厂提供的排气温度传感器,必须通过温度冲击试验,温度冲击试验,要求产品在两种极端环境中交替切换,转换过程迅速,每次切换都能产生强烈的温度变化。高温需要达到的最高工作温度约为1000摄氏度,低温时需要插入常温水中,达到迅速冷却的目的。
所述发明设备就是针对这个需求定制开发的,设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高温马弗炉、旋转运动机构、冷却水槽级循环系统。该试验市场上没有标准的试验设备,试验人员通常根据要求,进行手动的切换,或者使用常高温替代冲击,都不能完全满足试验的要求。本装置结合工业自动化、材料热处理、液压基础等知识,搭建了可靠的试验环境,使试验条件准确,能有效验证产品的寿命。因为都使用了工业现场中成熟度高的通用设备,装置的可靠性有所保证,且能无人值守试验,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传感器温度冲击试验设备,具备马弗炉温度测定范围广、应用PLC技术实现自动化运行的优点,解决了该实验市场上没有标准的实验设备,实验人员通常根据要求进行手动的切换,进而不能满足实验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温度冲击试验设备,包括冷却水槽、水箱、循环泵、旋转台和马弗炉,所述冷却水槽、水箱和循环泵两两相连通,所述冷却水槽和马弗炉均位于所述旋转台的侧边,所述旋转台上设有活塞缸,所述活塞缸的末端设有用于夹持样件的夹具,所述马弗炉的开口上盖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让位于所述样件的通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冷却水槽和循环泵之间设有循环水管道,且循环水管道外接有工业冷却水,所述冷却水槽开设有溢水口,且溢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于水箱。
作为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管道的冷却水排水口上设有电磁阀。
作为优选的,所述活塞缸通过管道与气源固定安装。
作为优选的,所述旋转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旋转气缸。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温度传感器温度冲击试验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1、启动马弗炉,当所述马弗炉的炉温提升至预设的试验温度,所述试验温度为900~1100℃,所述马弗炉保温4~6分钟;
步骤S2、启动循环泵,持续采集样件输出的温度数据;
步骤S3、旋转台驱动活塞缸转动,使样件与隔热层上的通孔对齐,活塞缸驱动所述样件穿过所述通孔并保持10~3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迦锐自动化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迦锐自动化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26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