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错流抗污的管式结构弹性超滤膜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2696.6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5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施世照;施世兵;汤秋江;黄依群;颜才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凯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18 | 分类号: | B01D61/18;B01D61/30;B01D63/02;C02F1/44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涛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组件外壳 浓水回流 滤管 中空纤维膜丝 超滤膜 出液口 进液口 膜组件 错流 管体 滤芯 膜丝 连通 过滤 废水处理领域 技术方案要点 管式结构 沉降 口连通 污泥 超滤 混凝 抗污 内孔 砂滤 碳滤 冲刷 耗时 废水 体内 堵塞 环节 | ||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速错流抗污的管式结构弹性超滤膜,旨在解决废水超滤过滤前需要经过混凝沉降、砂滤、碳滤等环节,十分耗时且处理成本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膜组件外壳、膜组件滤芯,膜组件外壳的一端设有进液口、另一端设有出液口,膜组件外壳设有浓水回流口,所述膜组件滤芯包括多根滤管,每根滤管均包括连通于进液口的管体、连接于管体内的中空纤维膜丝,管体的一端设有与浓水回流口连通的浓水回流分口,每根中空纤维膜丝的内孔与出液口连通。本发明通过多根滤管的设计,使得超滤膜能够承受更快流速的水流,既达到充分过滤的效果,又能对膜丝上的污泥进行高速错流冲刷,保持膜丝不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速错流抗污的管式结构弹性超滤膜。
背景技术
中空纤维超滤膜是超滤膜的一种,它是超滤技术中最为成熟与先进的一种技术。
如申请号为CN201820731106.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水处理可拆清洗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膜组件滤芯和膜组件外壳,所述膜组件滤芯包括封头、中空纤维膜丝、布水管,所述膜组件外壳包括套设于膜组件滤芯外的膜壳罗筒、封闭膜壳罗筒且连通中空纤维膜丝的封盖、连接封盖与膜壳罗筒的锁定机构,其中,膜壳罗筒侧壁设有浓水汇流寇,封盖上设有出液口。
在进行废水处理时,该超滤膜需要以较缓的流速通入废水,而在废水通入的过程中,膜丝会被废水中的污泥逐渐堵塞,如果废水未提前进行混凝沉降处理,那么淤泥的浓度就会很大,淤泥会快速堵塞膜丝,甚至达不到过滤的效果,膜丝就被堵牢;
而如果废水通入的流速过快,虽然能够借助后方的污水冲淤泥,使淤泥难以在膜组件滤芯中的膜丝表面停留,但也会将膜丝冲散开,使废水直接从浓水回流口中流出,过滤效果同样很差。
因此,对废水进行混凝沉降处理是传统的废水处理过程中必要的流程,传统的混凝沉降会添加聚凝剂(PAM)加速沉降,加速沉降后,再对上清液进行进一步的粗过滤后方能进入传统的超滤膜。
但是即使加速沉降,仍会浪费大量时间及粗滤投资与运行费用,对废水处理进行了制约。因此需要提出一种不需要进行废水混凝沉降与粗滤系统,能直接过滤废水的超滤膜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错流抗污的管式结构弹性超滤膜,通过多根滤管的设计,使得超滤膜能够承受更快流速的水流,既达到充分过滤的效果,又能对膜丝上的污泥进行充分冲刷,保持膜丝不堵塞。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速错流抗污的管式结构弹性超滤膜,包括膜组件外壳、膜组件滤芯,膜组件外壳的一端设有进液口、另一端设有出液口,膜组件外壳于出液口侧面设有浓水回流口,所述膜组件滤芯包括多根滤管,每根滤管均包括连通于进液口的管体、连接于管体内的中空纤维膜丝,管体朝向出液口的一端设有与浓水回流口连通的浓水回流分口,每根中空纤维膜丝的内孔与出液口连通。
本发明专门为高浓度的SS废水处理而设计,它不需要沉降这一过程也无需添加聚凝剂,过滤之后的水质清澈、不夹带微细的悬浮物,因此既可以做到达标排放、又可以直接进入到反渗透膜做进一步纯化而不会造成反渗透膜的阻塞;
在进行过滤时,废水需要以高速通过进液口进入各个滤管,高流速的废水于膜丝表面形成高速错流的冲刷,使得颗粒物与有机污染物无法在膜表面沉积,因此可以使含有污泥颗粒的废水进入膜系统进行直接的固液分离;
同时,由于每根滤管的直径都较小,所以膜丝即使被高速水流冲散到抵接于管体内壁,污水与膜丝之间仍然很近,能够充分的接触与错流冲刷,膜丝仍能够保持对污水的过滤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液口投影于膜组件滤芯的中央位置,每根滤管均设有与进液口连通的中心分布管,多根所述滤管等距分布于膜组件外壳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凯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凯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2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水淡化能量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膜系统的多段内循环和冲洗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