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振动补偿的大型机器用共振消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4052.0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6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彭茄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芮易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7 | 分类号: | F16F15/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振动 补偿 大型机 器用 共振 消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补偿的大型机器用共振消除装置,包括底座和若干组缓震垫、补偿组件,缓震垫设置在底座上,补偿组件的头部嵌入缓震垫内。补偿组件包括第一管缸、第二管缸、油液循环组件和反馈校正控制器,缓震垫背离底座的表面上设有竖直的收纳孔;第一管缸包括信号管,信号管设置在缓震垫内,信号管内朝上设置信号活塞,压力传感器的测点位于信号管内侧面或底部;第二管缸包括调压管、反馈活塞、升压管、泄压管和电磁阀,调压管内朝上设置反馈活塞,调压管内侧面或底部通过升压管和泄压管连接油液循环组件,升压管和泄压管管路上均设置电磁阀;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均与反馈校正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消除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振动补偿的大型机器用共振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在运行过程中均为发生振动,只是振幅大小的区别。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机器的底脚与底座之间设置缓冲减震垫来抵消振动,但效果时常不够理想。
机器的振动大多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轴承或主轴公差导致的振动是低幅的高频振动,这部分振动的频率一般为机器转速的倍数,频率较高;还有一种是由于运行工况等因素耦合产生的高幅振动:例如气体泵输送时由于周期性的压力波动导致地机器周期性振动、或某一扰动力累积在主轴上在到达一定程度后短时释放然后进入下一累积过程。缓震垫只能用于消除低幅的振动,而大振幅的振动较难通过缓震垫消除,因为缓震垫如果较硬,那么其振动隔离效果就较差,会损失其低幅的振动消除效果,如果缓震垫较软,那么其需要较大的变形才能抵消压力变化,使得底脚位移较大,进而影响机器运行稳定性。现有技术尚未有针对性的分类消除装置,而某一未消除的振动可能引发机器共振造成严重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振动补偿的大型机器用共振消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振动补偿的大型机器用共振消除装置,包括底座和若干组缓震垫、补偿组件,缓震垫设置在底座上,补偿组件的头部嵌入缓震垫内。
底座即大型机器所用于安装的底座,大型机器有若干底脚,在每处底脚和底座之间加入缓震垫隔离高频低幅振动,本发明通过在缓震垫内加入补偿组件,让底脚因为振动而下压缓震垫较大时,反向顶起底脚,减轻缓震垫负荷的作用。
进一步的,补偿组件包括第一管缸、第二管缸、油液循环组件和反馈校正控制器,缓震垫背离底座的表面上设有竖直的收纳孔;
第一管缸包括信号管、信号活塞、压力传感器,信号管设置在缓震垫内,信号管底部封闭,信号管内朝上设置信号活塞,信号活塞的顶端位于收纳孔内、且信号活塞的顶端低于缓震垫上表面,信号活塞被信号管内表面上的一个环状限位凸起勾住,使得信号活塞不能由于信号管内的压力而无限地向上推出,只能到达环状限位凸起的高度位置,运行时只能被下压,此时位置信号活塞的顶端低于缓震垫上表面,压力传感器的测点位于信号管内侧面或底部;
第二管缸包括调压管、反馈活塞、升压管、泄压管和电磁阀,调压管内朝上设置反馈活塞,反馈活塞的顶部位于收纳孔内、且反馈活塞的顶端与信号活塞的顶端齐平,反馈活塞也被调压管内壁上的一个环状限位凸起勾住,也不能无限上移,只能被下压,调压管内侧面或底部通过升压管和泄压管连接油液循环组件,升压管内流体流动方向为从油液循环组件往调压管,泄压管内流体流动方向为从调压管往油液循环组件,升压管和泄压管管路上均设置电磁阀;
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均与反馈校正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芮易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芮易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40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