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墙龙骨模型和L型顶导梁模型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和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4557.7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5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尤勇敏;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瓴(江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高洁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延政西大道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骨 模型 型顶导梁 连接 节点 放置 方法 产品 | ||
1.一种墙龙骨模型和L型顶导梁模型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墙龙骨模型和顶导梁模型;
采用预设的相邻算法,从所述墙龙骨模型和所述顶导梁模型中确定出具有相邻关系的待连接墙龙骨模型和待连接L型顶导梁模型;其中,所述相邻算法为根据模型表面延展之后的相交状态确定实体模型之间相邻关系的算法;将每个所述墙龙骨模型的模型表面按照法向进行延展,生成每个模型表面的虚拟实体;其中,所述虚拟实体中的最大面与对应的所述模型表面的大小相同,所述虚拟实体的厚度用于表征相邻关系的判断阈值;所述待连接L型顶导梁模型包括第一顶导梁模型和第二顶导梁模型;
获取所述第一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顶导梁模型的相交面;其中,所述相交面为所述第一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和所述第二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的重叠部分;
将所述相交面确定为所述连接节点的生成面,并将所述待连接墙龙骨模型指向待连接L型顶导梁模型的方向确定为所述连接节点的生成方向;
按照所述生成面和所述生成方向生成所述连接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预设的相邻算法,从所述墙龙骨模型和所述顶导梁模型中确定出具有相邻关系的待连接墙龙骨模型和待连接L型顶导梁模型,包括:
将所述顶导梁模型两两进行相交判断,并计算所述顶导梁模型之间的夹角;
将具有相交关系且夹角为直角的所述第一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顶导梁模型,确定为所述L型顶导梁模型;
判断每个所述虚拟实体和每个所述L型顶导梁模型的相交状态;其中,所述相交状态包括相交和不相交;
根据所述相交状态,在所述虚拟实体对应的所述墙龙骨模型和所述L型顶导梁模型中进行筛选,得到所述待连接墙龙骨模型和待连接L型顶导梁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交状态,在所述虚拟实体对应的所述墙龙骨模型和所述L型顶导梁模型中进行筛选,得到所述待连接墙龙骨模型和待连接L型顶导梁模型,包括:
若所述相交状态为相交,则确定所述虚拟实体对应的所述墙龙骨模型和所述L型顶导梁模型为相邻状态,并将所述墙龙骨模型作为所述待连接墙龙骨模型以及将所述L型顶导梁模型作为所述待连接L型顶导梁模型;
若所述相交状态为不相交,则确定所述虚拟实体对应的所述墙龙骨模型和所述L型顶导梁模型为不相邻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生成面和所述生成方向生成所述连接节点,包括:
按照所述生成面和生成方向生成扁平连接件;
按照预设的螺钉分布规则在所述扁平连接件上设置固定螺钉,以连接所述墙龙骨模型和所述L型顶导梁模型;其中,所述固定螺钉的设置方向由L型顶导梁模型指向所述墙龙骨模型,所述螺钉分布规则包括固定螺钉距离扁平连接件边缘的最小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墙龙骨模型和顶导梁模型,包括:
获取所有实体模型的模型属性信息;其中,所述模型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实体模型的种类;
根据所述模型属性信息,从所述所有实体模型中筛选出所述墙龙骨模型和所述顶导梁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属性信息包括所述实体模型的模型标识和所述实体模型的连接方式中的至少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瓴(江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久瓴(江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45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