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地基建筑物褥垫层取土迫降纠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4692.1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5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郭道通;王清朋;孙剑平;高翔;王军;孙伟杰;杨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35/00 | 分类号: | E02D3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地基 建筑物 褥垫 层取土 迫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地基建筑物褥垫层取土迫降纠倾方法,在建筑物沉降值相对较小区域的基础上钻竖向孔,竖向孔穿过褥垫层至设定深度,对褥垫层所对应的竖向孔孔壁部分进行射流扰动,竖向孔外周的褥垫层部分发生松散塌落,使其承载能力被削弱,褥垫层的土颗粒落入竖向孔,取出落入竖向孔的褥垫层土颗粒,褥垫层的承载能力被削弱迫使建筑物向沉降较小的区域回倾,建筑物倾斜度满足要求后,对竖向孔及褥垫层的间隙进行注浆封填,本发明的纠倾方法可靠有效、简单易行、工期短,施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的纠倾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地基建筑物褥垫层取土迫降纠倾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物纠倾系指建筑物由于地基或建筑物本身的某种原因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其上部结构偏离垂直位置而发生倾斜,当建筑物的倾斜程度超过国家有关规范要求、严重影响建筑物安全及正常使用时所采取的以确保建筑物安全及恢复其正常使用功能的纠倾扶正、加固稳定的措施。
对于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建筑物,常用的纠倾方法有:堆载加压纠倾法、掏砂石纠倾法、浸水纠倾法和掏砂石灌水法等。当建筑物设计荷载较大,高度较高,天然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建筑物承载力要求时,通常采用桩基础或者对原有地基进行地基处理。
发明人发现,对于具有竖向增强体的复合地基建筑物纠倾,由于复合地基是竖向增强体和地基协同提供承载力,扰动竖向增强体不能有效达到削弱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效果,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其桩位及桩长记录往往与现场情况偏差较大,竖向增强体的定位困难,当地下水位较高时,采用开挖纠倾工作沟或设置辐射井进行水平扰动,常需要降水,会造成建筑物再次沉降,当建筑物纠倾量较大时,其纠倾施工周期长,工程造价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地基建筑物褥垫层取土迫降纠倾方法,不受复合地基增强体的影响,适用于各种复合地基建筑物的纠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地基建筑物褥垫层取土迫降纠倾方法,在建筑物沉降值相对较小区域的基础上钻竖向孔,竖向孔穿过褥垫层至设定深度,对褥垫层所对应的竖向孔孔壁部分进行射流扰动,竖向孔外周的褥垫层部分发生松散塌落,使其承载能力被削弱,褥垫层的土颗粒落入竖向孔,取出落入竖向孔的褥垫层土颗粒,褥垫层的承载能力被削弱迫使建筑物向沉降值相对较小的区域回倾,建筑物倾斜度满足要求后,对竖向孔及褥垫层的间隙进行注浆封填。
进一步的,所述射流扰动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次射流扰动和第二次射流扰动,第一次射流扰动的射流流量为20m3/h-35m3/h,射流压力为0.8MPa-1.2MPa,第二次射流扰动的射流流量为45L/min-100L/min,射流压力为15MPa-25MPa。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孔底面与褥垫层底面的距离为2-3倍的褥垫层厚度。
进一步的,沿建筑物沉降值相对较小的区域向沉降值相对较大的区域的方向,依次进行竖向钻孔,形成竖向孔。
进一步的,沿建筑物沉降值相对较小的区域向沉降值相对较大的区域的方向,竖向孔的分布密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孔与多个相邻竖向增强体的轴线间距相等。
进一步的,取出落入竖向孔的褥垫层土颗粒时,对射流扰动的竖向孔及其相邻的竖向孔同时进行取土工作。
进一步的,竖向孔孔壁的射流扰动和取出竖向孔内土颗粒的工作进行多次循环作业,直至建筑物回倾至倾斜度达到要求。
进一步的,钻取竖向孔、对竖向孔孔壁进行射流扰动及竖向孔内取土作业过程中,实时监测建筑物的倾斜度和沉降值。
进一步的,钻竖向孔之前,预先切断与待纠倾建筑物连接的附属设施,待建筑物复位后,再将切断部分恢复连接及加固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未经山东建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46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梁水下桩基检测系统
- 下一篇:基础环松动加固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