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围术期超声穿刺训练模型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94777.X 申请日: 2019-09-20
公开(公告)号: CN110619801A 公开(公告)日: 2019-12-27
发明(设计)人: 左友波;李靖;万勇;林菁艳;杨秋燕;彭健 申请(专利权)人: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G09B23/28 分类号: G09B23/28
代理公司: 51229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亚男
地址: 63700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透声材料 超声穿刺 目标物 内置 固定设置 穿刺 模型盒 软组织 超声引导 模拟人体 训练模型 围术期 一次性 脂肪 肌肉 皮肤 学习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围术期超声穿刺训练模型,包括:模型盒、透声材料和内置目标物,透声材料固定设置在模型盒中,内置目标物固定设置于透声材料的内部,透声材料可以模拟人体的皮肤、脂肪和肌肉等软组织,内置目标物为穿刺目标,本发明为学员提供一种学习超声引导下的平面内和平面外穿刺技术方便、耐用的超声穿刺模型,使学学员能更快适应临床和快速掌握超声穿刺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教学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围术期超声穿刺训练模型。

背景技术

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和精准麻醉的快速发展,围术期超声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各种超声培训如雨后春笋,并正向基层医院扩展、普及。目前很多单位麻醉科已经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血管穿刺、术前评估和重症监测等,而麻醉专业的学生普遍对超声知识匮乏,对临床操作和应用不熟悉。麻醉本科教学应紧跟临床进展和学科发展,调整教学模式和内容。因此,对即将进入临床的本科生进行超声可视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有创性操作,超声引导的神经和血管穿刺技术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很高。当前,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及患者自我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加,使在超声实践教学中很难实现医学生在真实人体上进行操作练习,从而限制了学生对超声引导下穿刺技能的掌握。因此,超声穿刺模型训练是超声技能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临床实践的基础。

目前,国内外进行超声穿刺训练技术使用的模型有医用仿真模型、猪肉制作的模型、豆腐制作的模型、绿豆淀粉制作的透声体膜等,但这些模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不足:(1)专用超声穿刺训练模型造价昂贵,反复穿刺留下明显针道,影响训练效果,重复使用率不高,不适于学员人数较多的训练;(2)猪肉制作模型时埋设管道(或目标物)较为复杂,定型也较为困难,此外,操作练习时,猪肉会产生油滑感,给操作带来不适和不便,且探头不好清洁,使用后猪肉处理也比较麻烦并造成浪费;(3)豆腐制作的模型,虽然材料方便易得,但由于豆腐质地不均匀,内部经常含有很多气泡,影响超声显象,此外,豆腐易碎没有韧性,操作者在练习时力度不易把握且不耐用;(4)既往报道的类似模型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支撑架和高分子薄膜材料等,制作过程难度较大且复杂,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围术期超声穿刺训练模型,为学员提供一种学习超声引导下的平面内和平面外穿刺技术方便、耐用的超声穿刺模型,使学学员能更快适应临床和快速掌握超声穿刺技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次性围术期超声穿刺训练模型,包括:模型盒、透声材料和内置目标物,透声材料固定设置在模型盒中,内置目标物固定设置于透声材料的内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透声材料为非透明的透声材料。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非透明的透声材料由同种带有颜色的新鲜豆类与食用胶制成。

模型盒为透声材料提供放置空间,优选的,模型盒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等形状;透声材料可以模拟人体的皮肤、脂肪和肌肉等软组织;透声材料为非透明的,新鲜的带有颜色的豆类,由于豆子带有颜色,由其豆泥制成的溶液也带有颜色,因此,制作得到的透声材料也为带有颜色的,使操作者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预留在透声材料中的内置目标物,从而便于学员利用超声波观察内部结构;内置目标物的种类、数量和大小等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训练要求选用胶质管道,如吸痰管、医用乳胶管(可用于穿刺)、输液器管道等,也可以选用其他符合穿刺要求的材料制作成相应的穿刺目标,如臂丛神经等。

一种制作一次性围术期超声穿刺训练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同种新鲜的带有颜色的豆子去皮洗净,用凉开水浸泡5-15min后打碎成糊状,得到豆泥;

b.将步骤a中的豆泥按照每1kg豆泥对应3-5L自来水,用自来水对豆泥进行搓洗、滤渣,然后静置0.5-3h,直至混合液和滤渣分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47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