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机用送料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4965.2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4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单存清;汤磊;李涤尘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321 | 分类号: | B29C64/321;B33Y40/00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博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材 送料结构 导料槽 褶皱 驱动 方向稳定 输送材料 送料机构 障碍问题 从动带 驱动带 送料 转动 挤出 损伤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用送料机构,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设置有送料结构,送料结构的驱动部分安装在第一安装部上,送料结构的从动部分安装在第二安装部上,第二安装部能够相对第一安装部转动,线材设置在驱动部分和从动部分之间通过摩擦力进行输送。本发明以驱动带和从动带加紧线材,以摩擦力输送材料,保证线材稳定输送的同时减少对线材的破坏和损伤;并以导料槽引导,挤出力大小方向稳定;导料槽可起到捋直材料的作用,减少线材褶皱引起的送料障碍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机用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又称快速原型制造、3D打印技术,是基于材料逐层堆积的一种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能够实现具有复杂几何外形产品的快速成形,极大的弥补了传统机械加工方式的不足,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3D打印产品已经被应用在航天、工业、教育、产品设计等领域。
目前,盘装的圆形线材是市场上最为常见的3D打印材料,线材通过3D打印机送料机构的输送,进入加热喷头加热至熔融状态,最后从喷嘴挤出。现有的送料机构大多是采用齿轮和导料轮输送线材,在送料过程中,齿轮会对线材造成损害,若对脆性线材夹紧力过大,甚至会导致线材被夹断。而且齿轮输送为点受力,存在线材受力方向不稳定,挤出力不均匀的问题。另外,采用齿轮输送柔性线材易出现材料打折,导致送料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3D打印机用送料机构,保证线材稳定输送的同时减少对线材的破坏和损伤,减少线材褶皱引起的送料障碍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机用送料机构,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设置有送料结构,送料结构的驱动部分安装在第一安装部上,送料结构的从动部分安装在第二安装部上,第二安装部能够相对第一安装部转动,线材设置在驱动部分和从动部分之间通过摩擦力进行输送。
具体的,驱动部分包括驱动轮和第一从动轮,驱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之间通过驱动带连接;从动部分包括第二从动轮和第三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之间通过从动带连接。
进一步的,驱动带和从动带上分别对应设置有导料槽,导料槽为圆弧型凹槽。
进一步的,驱动带与驱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以型槽或齿形配合连接,从动带与第二从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以型槽或齿形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部上第一从动轮与第三从动轮的配合间隙处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二安装部上驱动轮与第二从动轮的配合间隙处设置有第二凸起,出料口穿过第一凸起,进料口穿过第二凸起。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部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装与驱动轮键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部上设置有用于制成驱动带的支撑件。
具体的,送料机构还设有调节部,调节部设置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用于调节材料安装和夹紧力。
进一步的,调节部包括调节螺柱,调节螺柱的一端与第一安装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部螺纹连接,调节螺柱上设置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3D打印机用送料机构,柔性线材固定在驱动部分和从动部分之间,受驱动带和从动带的面压力,避免产生大变形,材料输送稳定,降低材料出现打折,导致送料障碍的可能,第二安装部可以相对第一安装部转动,便于材料的安装和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49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叶片模具打印台
- 下一篇:一种垂直度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