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后档用隔热抗紫外黑色透明薄膜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5381.7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6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范和强;陈正坚;吴锡清;赵言松;方王凯;杨凯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和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21 | 分类号: | B29C48/21;B29C48/00;B29C55/14;B29C69/00;C08L67/00;C08K3/36;C08K3/26;C08K3/30;C08K7/26;C08K3/22;C08K5/3475;C08J5/18;B29L7/00 |
代理公司: | 33293 杭州快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冬玲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重量百分比 聚酯粒子 质量分数 光学级 隔热 薄膜生产 隔热性能 黑色色母 红外阻隔 聚酯切片 抗粘连剂 透明薄膜 制备工艺 功能层 共挤出 后档 三层 阻隔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档用隔热抗紫外黑色透明薄膜,所述薄膜为ABA型三层共挤出构造薄膜,其中A层为功能层,B层为有色层,所述A层占总质量分数的15%~25%,包括重量百分比为60%~80%的光学级聚酯粒子,0~10%的聚酯切片,10%~40%的PET抗粘连剂,所述B层占总质量分数的75%~85%,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0%~85%的光学级聚酯粒子,0%~70%的辅料,7%~15%的隔热抗紫外黑色色母,该薄膜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抗紫外阻隔率达99%以上,红外阻隔率大于60%,并且该薄膜生产成本较低,制备工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型薄膜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后档用隔热抗紫外黑色 透明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玻璃上的贴膜具有多种功能,主要作用是挡紫外线、阻隔部分热量以及防止玻璃飞溅导致的伤人、防眩光等情况发生,同时根据太阳膜的单向透视性能,达到保护个人隐私的目的,此外,它也可以减少车内物品以及人员因紫外线照射造成的损伤,通过物理反光,降低车内温度,减少汽车空调的使用,从而降低油耗,节省一部分开支,传统的汽车后档用薄膜大部分采用单层材料,外观为透明薄膜,功能单一,薄膜清晰度不够,影响驾驶员视野,抗紫外线阻隔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档用隔热抗紫外黑色透明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透光率较低的情况下,清晰度不高,隔热抗紫外效果较差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档用隔热抗紫外黑色透明薄膜,所述薄膜为ABA 型三层共挤出构造薄膜,其中A层为功能层,B层为有色层;
所述A层占总质量分数的15%~25%,包括重量百分比为60%~80%的光学级聚酯粒子,0~10%的聚酯切片,10%~40%的PET抗粘连剂;
所述B层占总质量分数的75%~85%,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0%~85%的光学级聚酯粒子,0%~70%的辅料,7%~15%的隔热抗紫外黑色色母。
各层通过配比制得的材料层,使薄膜具有多种功能,添加隔热抗紫外黑色色母,使薄膜能够有效地隔绝热量,提升薄膜抗紫外线能力,同时该薄膜生产成本较低,并且制备工艺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A层中所用的PET抗粘连剂无机成分为二氧化硅、碳酸钙、硫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B层中所用的隔热抗紫外黑色色母为普通黑色色母粒和PET 隔热抗紫外剂的共混物,普通黑色色母粒和PET隔热抗紫外剂的质量比例为 1:0.25。
作为优选,所述PET隔热抗紫外剂为紫外、红外吸收阻隔剂与光学级PET 原料粒子的共混物,紫外、红外吸收阻隔剂为掺锑二氧化锡、氧化铈、二氧化硅、二氧化钛、苯并三唑类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PET隔热抗紫外剂中包括质量比为96%~98%的光学级聚酯离子、质量比为0.5%~1.5%的紫外阻隔剂、质量比为0.1%~0.5%的红外阻隔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档用隔热抗紫外黑色透明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制备空心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将5g苯乙烯和0.5g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装有90ml蒸馏水的250ml四口烧瓶中,磁力搅拌,通氮气保护30分钟,然后水浴70℃保温,将5g过硫酸钾1%的水溶液加入四口瓶中,氮气气氛保护下,反应24小时,将2.5g上述聚苯乙烯乳液加入到装有90ml蒸馏水的250ml 三口烧瓶中,磁力搅拌,室温条件下将1ml一水合氨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30min 后,将5ml正硅酸四乙酯50%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三口烧瓶中,反应7.5小时,将上述反应液离心得到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加入到盛有四氢呋喃的烧杯中,浸泡反应24小时,然后再离心得到白色固体,将再次离心得到的白色固体用丙酮反复洗涤,洗涤后冷冻干燥,得到空心二氧化硅纳米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和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和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5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静音pp排水管材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线缆模具及其外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