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雨水回收利用的维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5787.5 | 申请日: | 201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0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秦文;王军;侯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雷永升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雨水 回收 利用 维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雨水回收利用的维护方法,属于雨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包括人工湖、清水池、绿化浇灌用水存储处以及道路浇洒用水存储处,所述人工湖的起始段设置有净化功能区,所述净化功能区内放置有若干火山石,所述人工湖与所述清水池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清水池内设置有用于对水进行消毒的消毒装置,所述清水池分别与绿化浇灌用水存储处以及道路浇洒用水存储处通过输水管连通,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本发明具有方便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且降低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雨水回收利用的维护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淡水资源贫乏,雨水是一种受污染的淡水资源,若能对雨水进行回收和利用,既能缓解人们对淡水的需求,又能改善环境。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的城市中,由于绿化以及道路的增多,每天需要花费大量的自来水对城市的绿化进行灌溉以及对道路进行浇洒,因此现有的技术会将雨水进行回收利用从而用来进行绿化灌溉以及道路浇洒,而雨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因此需要对雨水进行净化后才能进行重新利用,而现有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设计得十分复杂,设计成本高,对雨水回收利用的普及造成了很大阻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雨水回收利用的维护方法,具有方便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且降低成本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生态雨水回收利用的维护方法,包括人工湖、清水池、绿化浇灌用水存储处以及道路浇洒用水存储处,所述人工湖的起始段设置有净化功能区,所述净化功能区内放置有若干火山石,所述人工湖与所述清水池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清水池内设置有用于对水进行消毒的消毒装置,所述清水池分别与绿化浇灌用水存储处以及道路浇洒用水存储处通过输水管连通,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人工湖内放置火山石,首先,火山石质地轻、化学性能好、强度适宜、表面粗糙、空隙发达且分布合理,耐冲洗、不堵塞,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水力特性,可适应于不同水质净化的要求;其次,火山石具有多孔,表面积大的特点,可以吸附水中的有害细菌和对生物体产生影响的重金属离子如铬、砷等,甚至包括一些水中残留的氯;再者,火山石可以稳定水质,这里又包含了两个部分:PH的稳定,它可以适当的调节过于酸或者过于碱的水自动调整到接近中性。矿物质含量的稳定,火山石有释放矿物质元素和吸收水中杂质的双重特性,当过少或过多的时候,它的释放和吸附作用就产生了;因此,把火山石放置在人工湖内,能够对储存在人工湖中的雨水进行净化,接着再通入到清水池内,通过消毒装置对净化后的雨水进行再次消毒,从而使得清水池内的水质更好,最后把清水池内的水分别通入到绿化浇灌用水存储处以及道路浇洒用水存储处,将这些水用来绿化灌溉以及道路浇洒,使得雨水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只需要添加火山石就能够达到净水雨水的目的,不仅使得净化雨水较为方便,而且净水的成本较低。
进一步,单个所述火山石的直径为20cm-30cm。
进一步,若干所述火山石布设在所述净化功能区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清水池内定期投加消毒药片。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消毒药片的投放能够让清水池的消毒效果更佳。
进一步,所述消毒装置包括设置在清水池内的水箱自洁消毒器。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水箱自洁消毒器LBXD是利用微电解电化学反应的原理,使水中溶解的氯离子、水分子产生强氧化性物质,以达到对水体净化、消毒,杀菌、灭藻的功效。设备由循环泵、释能器(微电解槽)、控制器及能量传输电缆三部分组成,按安装位置可分为外置式和内置式。因此,将其设置在清水池内,能够让清水池内的雨水净化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清水池与市政补水管道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57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