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振阻尼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6040.1 | 申请日: | 201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2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姜永强;刘冬;印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26 |
代理公司: | 11526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鹏鹏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环 减振阻尼 静子叶片 转子叶片 静子 悬臂 设计技术领域 环形槽中 静止叶片 环形槽 压气机 蓖齿 减振 蜂窝 申请 配合 | ||
本申请属于压气机减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阻尼结构,包括:静子叶片;静子内环,在静子叶片上设置;与静止叶片相邻的转子叶片;悬臂环,其一端与转子叶片连接,其另一端伸入静子内环内侧,与静子内环蓖齿蜂窝配合;悬臂环内侧具有第一环形槽;减振阻尼圈,设置在第一环形槽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压气机减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阻尼结构。
背景技术
压气机转子、静子间多采用蓖齿封严,随着压气机推重比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轻、转速越来越高,压气机工作时其转子、静子间蓖齿封严产生的气弹力,使压气机转子、静子间的悬臂结构产生剧烈振动,严重时发生失稳,以至于导致压气转子、静子间产生碰摩,致使零件损坏。
对于上述问题,当前多是通过增加相关部件的强度、刚度来改变相关部件的激振频率,以抑制振动,该类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使压气机质量大幅增加,导致压气机品质下降,牺牲压气机性能;
2)、多需改变相关部件的结构形状以及增大压机转子、静子间的间隙,导致压气机整机匹配问题;
3)、属被动设计,需要反复计算分析修改,时间长,效率低。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阻尼结构,以于克服或减轻现有技术至少一方面的缺陷。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减振阻尼结构,包括:
静子叶片;
静子内环,在静子叶片上设置;
与静止叶片相邻的转子叶片;
悬臂环,其一端与转子叶片连接,其另一端伸入静子内环内侧,与静子内环蓖齿蜂窝配合;悬臂环内侧具有第一环形槽;
减振阻尼圈,设置在第一环形槽中。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减振阻尼圈与第一环形槽间隙配合。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减振阻尼圈具有缺口。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减振阻尼圈内侧具有第二环形槽。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缺口沿周向的角度位于5°-10°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第一环形槽靠近悬臂环伸入静子内环内侧的一端。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减振阻尼圈,该减振阻尼圈为用于任一上述减振阻尼结构中的减振阻尼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减振阻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减振阻尼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减振阻尼结构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
1-静子叶片;2-静子内环;3-转子叶片;4-悬臂环;5-减振阻尼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6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及用于风扇的平衡环
- 下一篇:一种基于极薄钢板辊压式淬火机的液压伺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