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的充电插座的接触壳体和机动车的充电插座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7170.7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3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尤若斯·利弗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萨·德雷克塞迈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04;H01R43/00;H01R43/18;H01R43/20;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孚律师事务所 11821 | 代理人: | 任宇 |
地址: | 德国菲***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充电 插座 接触 壳体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充电插座(10)的接触壳体(14),所述接触壳体(14)包括插头接口(12),所述插头接口(12)带有多个用于接收相应的接触销(18、20、22、24、26、28、30)的接收开口(16),所述接触销与充电插头能够接触以用于为机动车的电池充电,其中所述接触壳体(14)是多组分注塑件,其主体(40)由第一组分制造,并且形成所述接收开口(16)的至少相应的边缘的密封区域(42)由比所述第一组分更具有弹性的第二组分制造(41)。本发明此外涉及带有此接触壳体(14)的用于机动车的充电插座(10),以及用于制造此充电插座(10)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的充电插座的接触壳体,用于机动车的充电插座以及机动车的充电插座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纯电驱动的机动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通常具有充电插座,用于为所涉及的车辆的电池充电的充电插头可以与所述充电插座连接。此类充电插座根据所使用的插头类型具有不同的传导电流和传导信号的接触销,所述接触销在为所涉及的电池充电时与相应的充电插头的对应的元件接触。此类充电插座通常被隐藏在所涉及的车辆的可枢转的盖后方。只要应将充电插头插入到充电插座内则必须将此盖打开,因此所涉及的充电插座受到不同的环境影响,例如可能暴露于湿气或灰尘。因为充电插座自身具有带有接触销的形式的传导电流的部分等,所以希望特别地在接触销的区域内很好地保护充电插座以防止灰尘或液体的进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机动车的充电插座的特别简单并且可靠的密封。
此技术问题通过带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用于机动车的充电插座的接触壳体以及通过机动车的充电插座的制造方法解决。带有合适的并且非显而易见的发明改进方案的有利的构造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的充电插座的接触壳体包括插头接口,所述插头接口带有多个用于接收相应的接触销的接收开口,所述接触销与充电插头可接触以用于为机动车的电池充电,其中接触壳体是多组分注塑件,其主体由第一组分制造,并且形成接收开口的至少相应的边缘的密封区域由比第一组分更具有弹性的第二组分制造。优选地,第二组分也比第一组分更软。第二组分作为密封材料起作用,所述密封材料形成具有密封区域的形式的接收开口的相应的边缘。在接触销以其确定的方式已被安装在接触壳体的接收开口内之后,由第二弹性的并且优选地软的组分制成的密封区域形状配合地包围对应的接触销。在充电插座安装完成之后,在此情况下因此优选地灰尘和使其都不能在接触销的区域内侵入到充电插座内。
接触销可以是传导电流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为所述电池充电,以及是传导信号的接触部,如所谓的邻近导引,或控制导引。
接触壳体因此至少是由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组成的双组分注塑件。在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壳体的情况中,实现了在接触销的区域内的接触壳体并且因此充电插座的持久和可靠的密封。此外,可以特别简单地制造密封区域,因为在多组分注塑方法中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制造所述密封区域。密封区域不是必须昂贵地安装和检验的分开的零件或元件。由此,在接触壳体的制造方面在已安装状态中也得到了特别过程可靠的所述接触销的密封可能性。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壳体因此在接触销的区域内提供了特别简单并且可靠的密封。
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式规定,第二组分由弹性体制成。也可以将另外的弹性密封材料用于第二组分。第一组分例如可以是热塑性塑料。第一组分负责承受力并且负责接触壳体的充分的形状稳定性,而第二组分特别地导致在已安装状态中围绕接触销的所述密封效果。通过合适地选择所涉及的第一和第二组分的材料,可以通过接触壳体同时地满足机械特性和密封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萨·德雷克塞迈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利萨·德雷克塞迈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71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