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集成洗米水回用装置及回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7616.6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0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唐礼升;张朝霞;唐念祺;陆云;鲍士彪;张文斌;王志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钛净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李建芳 |
地址: | 2118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洗米水回用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集成洗米水回用装置及回用方法。膜集成洗米水回用装置包括:预过滤器、陶瓷膜过滤装置、有机超滤膜装置、板框压滤机、管式膜装置、喷雾干燥装置和反渗透装置;预过滤器的液体出口与陶瓷膜过滤装置的进料口连通;陶瓷膜过滤装置的清液出口与有机超滤膜装置的进料口连通,陶瓷膜过滤装置的浓液出口与板框压滤机的进料口连通,板框压滤机的滤液出口与陶瓷膜过滤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有机超滤膜装置的清液出口与反渗透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有机超滤膜装置的浓液出口与管式膜装置的进料口连通,管式膜装置浓液出口与喷雾干燥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本发明在实现洗米水回用的同时,制得了米蛋白副产品,减少了污染,节约了资源,提升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集成洗米水回用装置及回用方法,属于洗米水回用领域。
背景技术
大米是人类的主食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大米被逐渐用于淀粉制糖业及米粉加工业领域。大米在加工成糖浆、米粉等产品过程中,首先要经过充分的淘洗以去除大米表面杂质,提高深加工产品及副产品的品质。而由此产生的大量淘米水,其中含有一些碎米、糠皮、淀粉、蛋白质、矿物质等,如果直接排放,不仅易引起周围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环境污染,还大大降低了淘米水重复利用率,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对淘米水回用的处理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公开号为CN106746117A《一种大米淘洗装置用淘米水回收装置》的专利申请中,采用棉滤网过滤及高温灭菌法,此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淘米水的重复利用率,但水中COD并不能有效去除,此外,在对洗米水进行高温灭菌处理时,在设备及能量消耗方面均增加了较大的成本。公开号为CN107915328A《一种洗米废水处理装置》的专利申请中,采用活性炭、硅藻土过滤及气泡分离装置处理洗米水,此法不能有效去除BOD且增加了后续处理成本,如活性炭、硅藻土固体垃圾的处理。公开号为CN107879557A《洗米废水的处理方法及控制方法》的专利申请中和公开号为CN107721098A《一种洗米废水处理装置》的专利申请中,则在物理及化学处理基础上,结合化物法如ABR、SBR对洗米水进行处理,有效降低了洗米水中COD,BOD。以上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洗米水回用,但对于洗米水中的大米蛋白则很难实现回收利用,由于大米蛋白可作为优质的动物饲料,因此现行方法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洗米水中的大米蛋白不能回收利用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膜集成洗米水回用装置及回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膜集成洗米水回用装置,包括:预过滤器、陶瓷膜过滤装置、有机超滤膜装置、板框压滤机、管式膜装置、喷雾干燥装置和反渗透装置;预过滤器的液体出口与陶瓷膜过滤装置的进料口连通;陶瓷膜过滤装置的清液出口与有机超滤膜装置的进料口连通,陶瓷膜过滤装置的浓液出口与板框压滤机的进料口连通,板框压滤机的滤液出口与陶瓷膜过滤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有机超滤膜装置的清液出口与反渗透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有机超滤膜装置的浓液出口与管式膜装置的进料口连通,管式膜装置浓液出口与喷雾干燥装置的进料口连通。
本申请的连通,指连接并相通,可借助连接管路实现,并可根据需要在各连接管路上设置输送泵、流量表等。过滤器上的液体进口(洗米水从此进入)和液体出口,陶瓷膜过滤装置上的进料口、清液出口和浓液出口,有机超滤膜装置的进料口、清液出口和浓液出口,板框压滤机上的进料口、固体出口和滤液出口,管式膜装置的进料口和浓液出口,反渗透装置的进料口和清液出口等均为现有现有设备的常规部件。
为了提高蛋白和水的回用率,预过滤器的过滤孔径为45±5μm。
为了提高处理效率,陶瓷膜过滤装置的膜孔径为100-3019nm,优选为100-150nm。上述膜孔径过小,膜通量会减小;膜孔径过大,膜通量衰减速率会显著提高,且产水COD也会提高。
为了提高蛋白质得率,同时提高水处理质量,有机超滤膜装置所用膜元件型号为有机超滤膜2540,分子截留量为3KD,操作压力0.6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钛净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钛净流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76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